湿湿哒哒,时已入梅……
摄影:沈继章进入六月,梅雨季节如约而至。
高温高湿天气,正是胃肠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皮肤病、风湿关节炎等的好发季节,胃部反酸胀气、隐隐作痛,风湿关节炎频繁发作、疼痛难忍……身体的不舒服也会导致情绪的变化,望着阳台上一片湿漉漉的没有晒干的衣裤,简直生无可恋啊……
全方位攻略强势逆转“梅雨病”,
要记住专家的建议哦!???
拉拉拉拉——胃肠道疾病
进入梅雨期后,降水明显增多,持续高温、多雨会使食物上的细菌迅速繁殖,正是胃肠道疾病的好发季节。
董玲
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
急性腹泻,一般治疗为尽量卧床休息,口服葡萄糖一电解质液以补充体液的丢失。如果持续呕吐或明显脱水,医院就诊治疗。鼓励患者摄入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食品,如有细菌感染,可选用有针对性的抗菌素。
要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尽量避免食用过夜的剩饭剩菜,隔夜米饭尽量用瓷碗盛放,放置于冰箱,必须彻底加热后再食用;瓜果、蔬菜在食用前一定要洗干净。
生鲜食品上附着细菌和寄生虫,梅雨季节大量繁殖,切时易沾染在菜刀菜板上,如不进行充分消*,再切熟食时易污染食物,所以菜板和刀具要生熟分用。
闷闷闷闷——心血管疾病
*梅天气压偏低、湿度大、闷热等因素,对心血管疾病有一定影响,可能诱发一些心血管疾病。气压较低,天气阴沉,容易使人情绪感到失落,甚至发生抑郁。
潘文志
复旦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首先要保持居住和工作环境通风,适当开空调降温,保持身体舒适感。*梅天出汗较多,可能导致血液粘稠,容易导致血栓疾病发生,应该注意补充水分。
其次,*梅天,气压较低,天气阴沉,容易使人情绪感到失落,甚至发生抑郁。情绪波动也可以诱发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
第三,天气闷热,血管扩张,加上出汗导致水分不足,可能使得患者血压降低。一些高血压患者应可根据血压情况适当将高血压药物减量,避免低血压的发生。一些严重心血管患者,也应该注意监测血压情况,根据血压情况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
痒痒痒痒——皮肤病
闷热天气最容易诱发皮肤真菌感染,真菌喜好温暖、潮湿的气候,每到梅雨季节,由真菌感染引发的头癣、体癣、股癣、手足癣较为多见,出现瘙痒等不适的感觉。
杨骥
复旦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
保持居住和工作环境通风,适当开空调降温,保持皮肤干燥清洁,但切忌过度洗澡。如发了皮疹,可局部外用炉甘石洗剂或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缓解症状,瘙痒明显可口服抗过敏药。
虫咬皮炎,也是梅雨季好发疾病,席螨和蚊子叮咬是主要原因。建议凉席开水烫洗后日光暴晒,可帮助灭螨虫。如果是疥螨引起的疥疮,则具有传染性,需要外用硫磺软膏杀虫,同时需要预防接触性传染。
疼疼疼疼——风湿性关节炎
梅雨季节气候较往常尤为潮湿,是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关节疾病主要诱发因素。
杨云柯
复旦大学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医师
保持室内空气干燥。可使用除湿器等,将空气湿度保持在50%-60%。
饮食宜清淡,多吃容易消化的食品,少吃油腻、生冷食物,以免助湿伤脾。
适当运动。有些人因为下雨就不愿出门,整天待在家里,更容易导致湿气滞留人体,建议可以根据天气情况进行室外散步、体操、打拳等体育锻炼,每次锻炼都要达到发汗的程度,以提高机体的散热除湿功能。
转载自“上海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