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们,老*县当年那些好吃的
你记得多少?
你吃过多少?
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回忆当年的味道
简介
《趣吃琐忆》是作者将老*县一系列独特的情趣吃法搜集整理,以旧时的庄户人家趣吃为主体,兼顾近百年一些通俗趣吃,容趣吃的做法、特色、药用价值、由来、民间传说于一体,且有浓重的乡土情调,值得一读,特辟专栏,以飧读者。
肴,同餚,指的是鱼肉等浑菜
而老*县人说的肴
特指煮熟了的猪头、猪尾、猪四肢
猪五脏六腑,具体包括
猪脸、猪拱(鼻)、猪舌、猪眼
猪耳朵、猪蹄、猪尾巴、猪蹄筋
猪心、猪肝、猪肺、猪腰子(肾)
猪小肠、猪大肠、猪肚(胃)等
肴的品质如何,老*县人主要标准是品评味道和火候。肴,必须是专业户用老汤煮成,而肴汤年代越久越有肴味,百年老汤如同百年品牌。
百年老字号,历经几代传承,其肴好上加好,美上加美,遐迩闻名,百里第一,肴供不应求,出锅即售光。
煮肴的佐料十几种,大体可分为:增加肴多种香味的,促进肴易熟易烂的,除掉肴各种异味的,提升肴色泽的。据说还有一种让人吃了上瘾的佐料,只要吃上几回就上瘾,隔几天不吃难受,成了癖、肴*。早时,普通庄户人家过年也煮肴类东西,但因没有老汤、又不是天天煮。所以,称“煮下货”,不叫“煮肴”。当然也有猪头、猪脚、脚下水等。
煮肴特别讲究火候,煮肴人要手握铁钩在锅边看着煮,因为猪的部件不同,火候也不一样,如猪肺、小肠开锅即好,时间长了,过了火易煮化。猪肝,一旦煮过火,坚硬且咬不动。所以,煮肴人要不时用铁钩捅捅,捞出水面看看,见好就收,既熟又嫩,方为上品。
俗话讲“火到猪头烂”,意思是煮猪头必须要煮到时候,火力不到,猪头不烂,人们肯定不买其肴。对煮肴人来讲,“到”字非常关键,火到猪头烂立即撤火,火大了对买者讲是好事,煮掉了皮下的油脂,可称:“脱脂肴”,但对卖肴人来说,火大掉称,是赔本生意,肯定不干。
旧时老*县人吃肴,喜欢“样样式式”,割点猪脸、猪耳、猪拱、肝、小肠,买回家蘸蒜泥吃。如今,龙口人喜欢单吃,如*瓜拌猪脸、猪拱,葱凉拌猪耳、猪蹄回锅炖西红柿、猪肝浇味极鲜、猪肺拌干椒末等。
最大众之吃为“*瓜拌肴”、手把猪蹄、肴蘸蒜泥。“*瓜拌肴”是老*县人宴席上一道必不缺少的美食。有些人明明知道肴属高脂肪食品,应尽量少吃,但对肴癖来说,吃出病来也要吃,一周不吃一两次肴,有挠耳抓腮之感。
有些人,家里穷,吃不起肴,他宁肯少吃别的,一周也要过一次肴瘾。有些年纪大的、牙口不好的,啃不动猪蹄也要吃肴,卖肴者将一些猪皮煮得烂烂的,放嘴里一抿就可咽下,晚辈只好给老人买这些色亮肉烂的肴孝敬。
吃肴,有不利健康的因素
但用一分二的观点看
肴对人体也有一定的好处
有相当的药用价值
猪心,治惊邪忧愤,虚悸气逆
补养血亏、虚劣
猪肝,治小儿惊痫,明目
治疗肝虚引起的浮肿
猪肺、疗肺虚咳嗽
猪肾,主理肾气,通利膀胱
猪肚,补中益气,杀寄生虫
猪肠,治虚渴引之尿频,调血痢脏*
猪舌,治伤寒热渴
明目清心,凉肝脾
猪蹄,下乳,解*性
我的家父十二岁
在*县登仁寿药房学徒
行医八十余载
经常给我们子女买猪肝吃
言明目
如今,我已七十有三
不戴花镜也能看书读报
也许与坚持久吃猪肝有关
早年,老*县人家家都有猪圈,家家都“喂猪”,一是为了养猪卖钱,二是为了积粪。猪吃人便,既补充了伺料,又增加了粪便。猪长成出圈,老*县人一般都是卖活猪,让买猪人赶走猪。而东北人,尤其是黑龙江、内蒙古一带的农户,猪长成后一般不卖,腊月杀“年猪”、“杀猪过年”,吃一个部分,另一部分肉放坛子里腌制,来年可吃大半年。
东北人有杀猪请客吃血肠、吃手把肉的习俗,我在关东三十年参加过多次这种吃请。一次腊月里,去达韩尔族自治族西瓦尔图公社采访,赶上公社书记杀年猪请客,本族亲朋、公社干部、各村大队领导,一下去了上百人,我也参加了。一头猪全吃了,还不够,达韩尔族书记只好到公社供销社又买了半头猪,方圆了这个杀猪请客的场。
手捭海蛎子
应该说是一种半原始吃法
近少数民族的手把肉
捭,分开之意
就是把海蛎子壳捭开
取其壳中海蛎子肉吃
海蛎子是老*县人的地方叫法,它的释名称牡蛎,又称牡蛤、蛎蛤、古贲,属于蛤蚌类动物,有胎生和卵生两种,只有雄的,没有雌的。
老*县海域的海蛎子分两种,一种生长在大海的礁石上,壳上有一层毛,当地人称毛蛎;一种在水中,随潮水滚动,人称滚蛎。
海蛎子壳外表粗糙,内里光滑,壳是海蛎子的房子,房内是一块肉,每逢涨潮,房门打开,若有食物进入,即合上房门,食之充饥。
海蛎子有的是一房一蛎,但许多是房外有房,壳皮上有几个小海蛎房,里面同样生活着一个又一个小海蛎子。
手捭海蛎子,是海边人最常见的吃法,把打捞出海的蛎子放水中煮、放火上烤、放微波里热,待等张开小口,立即停火,用手或其它工具撬开其壳,挖出海蛎子肉食之,味道鲜美而宜人。
烤烧煮海蛎子,火候极其重要,火候不到,其口紧闭,找不到一处撬缝,难以捭开。火候一大,虽说房门大开,易捭,但海蛎肉萎缩一点点,又老又硬,一点鲜味没有。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海蛎子吃法也不断丰富,有生拌海蛎子,就是把生海蛎子壳撬开,取其肉,加醋、姜、香油、味精、辣根凉拌,鲜嫩无比;有海蛎子汤,即把汤烧好后,将海蛎子肉放进,盛碗中吃之,放早了海蛎子就缩没了;有馄饨海蛎子,也是把馄饨煮好后盛盆,再放生海蛎子,其味之美一言难尽。
当今,最高饭店吃法是炸蛎*,即将蛎肉摘洗干净,放开水中一焯,用洁布搌净水,加盐、料酒、葱姜末、胡椒粉喂好,再逐个拍上一层干面粉;再将鸡蛋*加干面粉、湿淀粉搅成蛋*糊;最后将油烧至四五成热时,把蛎肉拖上蛋*糊逐个下油中炸至六成熟捞出,待油烧到十成热再将蛎肉下油勺炸至金*色,蘸花椒盐吃,外香脆内鲜嫩,好吃之极。
炸蛎*,火候更重要,火候不当,或炸老、或瘫在油锅里,只有急火快炸,方能炸出外焦里嫩的上等蛎*。
冬天的海蛎子
肉最肥,味最美
旧时,海边的老年人
有礁上饮酒吃活蛎的习俗
冬天,虽说阳光明媚,晴空万里
但海上依然有小青雪飘洒
休闲无事的老人,三五成群
棉袄里揣一小瓶温酒
手持尖刀尖锥和小锤
在大海退潮后,走进海里
围拢在礁石边,用小铁锤尖刀尖锥
撬开长在礁石上的海蛎子壳
抠出其肉,放进口中
轻嚼细品,喝一口小酒
吃一个刚刚抠出的海蛎子
令人百吃不厌
老人们吃足喝好后
再凿一小渔篓带皮海蛎子捎回家
让家里人也过一次吃海蛎子瘾
海蛎子肉,同样有医药价值,可治虚损,且能调中,解丹*及妇人血气,拌以生姜、醋生吃,可治丹*酒后烦热止渴。海蛎子壳治伤寒、寒热、温疟、风疟、清惊恐怒气,除急性或慢性淋巴结核、女子白带含血。长期服用能壮筋骨、辟邪、延年益寿。能止汗止渴,除淤血,治泄精,充实大小肠,止大小便频繁。还可以治咽喉肿痛、咳嗽胸胁下块热。壳碾成粉末擦身,可止大人、小孩子盗汗。
壳与麻*根、蛇床子、干姜一起研成粉食之,能补肾安神去烦热,治男子虚劳,小儿惊痫。还可化痰软坚,清热除湿,治疝癫积块,甲状腺肿大。
海蛎子壳不仅有治病功能,更是农家的重要鸡饲料,碾成粉拌在鸡食中,母鸡食之,其蛋皮坚硬光泽,所以,海边的母鸡几乎没有下软皮蛋的。
如果你走进龙口农村,会发现街道上一堆又一堆海蛎子皮。这是农家有意放道上,让来往车辆碾压成末,用做鸡饲料。
作者:田常尧
图片来源:网络
老*县的美味,这俩是绝配!
杠头火烧就着红咸菜,越嚼越香!还有个故事……
蒸榆钱、榆钱饼子、豆豉…满满的回忆,只有老*县人才懂!
老*县这个高档稀奇的补吃,你绝对没见过!
槐花包子+肉盒,老*县趣吃了解一下!
这俩美食,龙口人吃不够!
老*县这个美食,还有这么一段故事,你听说过吗?
老*县人真会“逮”!皮嫩肚香,就是鲜!
————
小伙伴们,看完你有啥想说的?
欢迎下方留言讨论哟
在看点一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