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鸡一唱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闻。自从盘古开天地,天皇五帝到于今。在泱泱中华大地上,有谁有过地覆天翻如此壮举呢?唯有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无产阶级先锋队——伟大的中国共产*。它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像一轮红彤彤的太阳升起在世界的东方!
建国伊始,亿万翻身劳动人民响应*府号召,在百废待兴、一穷二白的神州大地上掀起了劳动光荣,劳动致富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劳动竞赛。尽管那时劳动条件极其落后,生活条件也很差,但都无法阻挡劳动人民的冲天热情,毛主席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深入人心,而勤俭节约劳动光荣更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社会风气更是空前的好,人心思治,人心向上,人心向善,互帮互助,敬老爱幼,拾金不昧,革除恶习,安居乐业,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太平盛世之景象随处可见。
中国能在近百年前蜕变成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大国,这概因旧中国的腐败无能和外强的欺凌掠夺所致。翻身农民在白手起家创业兴国富家中,尽管差不多大小人都穿着补丁衣服,有过饥饿的深刻记忆,但这一代人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品质,勤劳善良,纯朴节俭,勇敢厚道,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又秉承着浓烈的革命传统,红色基因元素,格外的能吃苦耐劳,其优秀代表人物更是有着革命战争年代那么一股热情,那么一股干劲,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奋斗在社会主义阳光大道上。
在十三朝古都西安的未央大地上也同样和全国各地一样,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劳动模范,先进个人、三八红旗手、标兵、星火带头人、全国劳动模范贾福荣就是其杰出代表人物中的佼佼者,既是群众的领头羊,又是一个平凡而不平常的共产*员。
出生在汉长安城遗址内讲武殿北村的他,新中国诞生时已近天命年,可年龄大并不是接受新事物,感恩新中国的障碍,思想进步,敏睿聪慧的他经历了旧社会的黑暗统治和战乱祸害,深知翻身不忘共产*,幸福全靠毛主席这一朴素道理,在解放土改后,他就响应*府号召“组织起事,发展生产”,率先在家乡组织起10户家庭,成立互助组,最初只是在农忙季节组织的临时互助组,按各户农业生产资料占有情况,劳力强弱和技能特长。以工换工,进行生产,按事先商定的标准,组内结算,而对虽有土地,缺少劳动力或缺少生产资料的贫困人家,以仁爱之心,给予倾斜照顾,让个别困难之家看到希望,尝到甜头。继而互助组又发展变成常年互助组。贾福荣身在其中不断总结,发扬优长,他总是把大家的事当成个人的事干,尽心尽力,先人后己,大家把他也视为主心骨,领头羊,齐心协力跟着走!
有着经济头脑的贾福荣,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优势,在种植粮食作物外,也同时种植棉花,并在棉田管理上下大力气,搞丰产技术试验,善于钻研的他作务棉花像经管孩子一样细心,周到,从选种,播种到出苗、间苗、打掐,防虫喷药,他都精心去做,认真观察,详细记录。在实践中引导大家,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利用冬季深翻土地冷冻,把地下虫杀死。传统经验有“谷雨前不种棉”一说,为了让棉花早出芽,他采用室内浸种催芽。谷雨过气温增高,播种的棉籽出苗快,出苗齐且茁壮,为了催小苗发育快,以多锄地提高地温,棉花喜阳长势茁壮比别人的分孽早,在棉花长到约30公分后,采取打掐等一系列管理措施,让棉花挂上桃果,在成熟时采用疏枝打老叶,让棉桃采光通风,硕硕桃子争先绽放。亩产皮棉竟然达到公斤左右,高出同地区棉花一般产量3-4倍,如此显赫的成绩传遍汉城乡里,让人们敬佩不已!那时候多数人还在以传统的耕作方式,粗放弄耕作,产量低的现象习以为常,贾福荣走在了大伙前面,年被陕西省人民*府授予农业劳动模范称号。年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组织。
年过半百的贾福荣老当益壮,学习老*忠,老有作为。这时候的贾福荣无论生理还是心理,似乎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年人。一个篱笆三个桩,不服老的贾福荣在自己奋斗之中带领着乡*们从互助组转入农业合作化初级社、高级社依靠集体力量发展生产,继续走在未央、西安乃至陕西的最前列。年和年曾两次赴京参加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大会。周恩来总理亲自为其佩戴劳动模范奖章。
贾福荣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在那时大多人识字不多情况下,他当数文化人,“农业八字宪法”刚一颁布,他就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继而运用到实践中,他把“八字宪法”也运用到指导务植中,并总结出一套丰产丰收的可行经验。经过多方努力,最高亩产皮棉居然上升到公斤,远远地领先其它务棉能手亩产单产产量。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贾福荣年又开始了麦棉套种的科学试验,取得了亩产小麦公斤,皮棉90公斤的好成绩。有了麦棉套种成功经验。继而又进行棉油套种、棉豆套种、棉菜套种等间作套种试验,由于学不照搬科学种田,均获得成功。在当时人多地少的情况下,贾福荣又动脑筋,想出了单行密植和旱地万株的新套路栽培方法,在尊重科学的前提下尽管是有风险的试验,但都在加强管理下取得了成功,达到预期目的。贾福荣又把经验传授给来取经的乡*农民。
年跨过花甲奔古稀的贾福荣还是那样以共产*员的模范行为影响着周围的人。当他从文件得知周总理在一次棉花会议上向专家和植棉能手们提出要搞双季棉试验新课题时,他积极响应周总理号召,多产棉,产好棉,多产争气棉,打破西方的封锁,为国防建设贡献力量。贾福荣一心扑在双季棉的试验上。尽管那时也遭到造反派的批判。心受委屈,从不记恨,平心对待,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但他知道农民就要种好地,不误农时,批斗会一开完,他又走进试验田,苦心孤诣,刻苦钻研务棉技术,决不能有负共产*员光荣称号,也不能因受到批判产生情绪而影响到双季棉试验田上。他发动大家先后采用营养钵育苗,贴*芽移栽,促早发保全苗,整枝打尖,抑制陡长等有效措施,使双季棉在北方试验获得成功,亩产早棉50公斤皮棉,晚棉90公斤皮棉。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把希望变成现实。贾福荣的辛勤劬劳不仅为集体经济取得不菲效益,同时也为未央人民争得荣光,曾先后获得国家、省、市、区奖牌、锦旗50多面,奖章30多枚,多次被社员群众推选为代表,又被推选为区、市、省人大代表,代表基层人民参*议*。
在以粮为纲,大抓棉花的时代里,为便利各地群众学习贾福荣的植棉经验、表彰其在发展棉花作物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年把省市两级人民*府投资修建的一条6公里长的大道命名为“福荣路”尽管当时用炉渣铺就,但都是较高级别马路。是一个有故事的马路,一个闪耀着荣誉的大道!
贾福荣的模范事迹这不仅仅是他本人荣誉,他代表了未央人,代表了共产*人,深受革命先烈故事熏陶的这一代人,深谙革命先辈为了人民打江山,筚路褴褛,妻离子散,流血牺牲,让人痛心不已!而在和平年代中搞建设、搞生产吃些苦,受点饿,受个委屈算不了什么。思想通,一通百通。仍像革命先辈那样,不计报酬,不计得失做好事,做益事,做实事,做难事,不留名,不留声还乐在其中。这是这几代人的信仰。这是这几代人的智慧选择!在农村广阔天地里,留下了他们奋斗的身影,却没有享受到现代人的消闲和浪漫,更谈不上花前月下的爱情。正是这种家国情怀,成为了中国最有担当最能吃苦耐劳,最有奉献精神,最壮丽的奋斗群英图。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英雄楷模,虽则名称有异,但他们都是那个时代的佼佼者,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勤劳、奋斗为人民做出了贡献,这种精神的共同特点是利人不利己,公而忘私,甚至是牺牲个人利益。这是共产*人的初心。在追赶超越的新时代,未央大地也会像社会主义建设最初年代那样继往开来,涌现出一批批听*话,跟*走,奋战在各条战线上楷模、标兵!
作者简介:
李俊奇,别署翰鸟,艺名墨奇,大珂,网名墨名奇妙(莫名其妙),道号云水斋主人,半岛亥翁。年12月12日生(丁亥年葭月),西安市人,大专文化,自由撰稿人。从小热爱文学及书法绘画,嗜书如癖,遍读四大名著和红色革命书籍及俄国著名小说,凡阅读之书报亦做笔记,且精于四角号码字典以增强阅读能力,识字逾四千,熟记成语词组逾两千,能背诵范文百篇之多,故而在班级诗赋作文中屡获嘉奖,曾担任“新岸报”执行副主编,“盛世文化”副主编等。现已有文学作品逾万字,其中包括影视剧、戏剧小品、散文评论、修志诉讼、广告策划、诗词歌赋、楹联方言等10多个方面各有专攻,均有建树。现为未央作协副秘书长、未央*协文史特邀研究员、西安市作协会员、陕西省楹联学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家学会会员、陕西电台碎戏编剧、陕西省公共关系协会文艺委员会秘书长、地方修志编委、中国楹联学会艺研会会员、中国书画家联谊会新文艺会员。文学作品近百篇见诸于报刊杂志,电视剧《警钟长鸣》及电视剧《千里雷声万里闪》剧评等10多篇(部)作品获“一、二”等奖及优秀奖,其中有《贤媳治小姑》等剧被拍摄搬上电视屏幕或舞台演出,年七言诗《拄着拐拐回老家》最早获奖,年四言千字文(习字帖)以腹稿作完竣笔,年杂文《谁之罪》最早被刊发。
本期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