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秉绶“昨叶书堂”隶书横幅
艺术自媒体/同古堂、撰稿人/林妹妹、图/永乐拍卖
「超绝古格,放一异彩」集分之成者,伊汀州也清初期,书坛多法赵孟頫、董其昌,馆阁体盛行。及至乾嘉之际,碑学风靡,隶书亦一时兴起。其中,如伊秉绶、邓石如、陈鸿寿、桂馥等书家,尤精篆隶,使清季书法,放一异彩。
而伊秉绶行笔,篆籀金石气溢于字里行间,骨力内含,所作极是高古博大。清人向燊即曾赞谓“墨卿楷书法《程哲碑》,行书法李西涯,隶书则直入汉人之室。即邓完白亦逊其醇古,他更无论矣。”
梁启超也说“伊秉绶隶书,品在邓石如上,在清一代首屈一指。”
伊秉绶(-85)
伊秉绶,字祖似,号墨卿,别署南泉、秋水、西湖长,晚号默庵,又称伊汀洲,福建汀洲宁化人。工诗古文,究心理学,精书法,行、楷、隶皆工,尤以隶书独具特色、雄冠清代。有《留春草堂诗》、《坊表录》、《修齐正论》、《攻其集》等。
事实上,伊秉绶书法造诣卓有成就,其书风亦效之者众,如康有为、王福庵、伊立勋、*苗子等,皆以其为准绳,而得古茂浑朴旨趣。
契如其诗所云,“诗到老年惟有辣,书如佳酒不易甜”。伊秉绶直师汉隶,与古为徒,又熔铸古人,终得另辟蹊径,力挽彼时“秀逸妍媚”颓风,书坛亦渐至中兴,影响可谓至矣。及至于今,诸多书家仍“以汀州墨迹为尚”,以期能得古拙老辣,阳刚之美。
▼伊秉绶:昨叶书堂▼
北京永乐0春拍
伊秉绶隶书昨叶书堂横幅
释文:荔峰先生学士,得龙浤山人篆章,以名其斋。
款识:汀州伊秉绶,嘉庆乙丑初夏。
钤印:墨卿、阿衡之苗、宴坐(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伊秉绶》9.印)
著录:
.《伊秉绶、陈鸿寿》,7页,河北教育出版社,年出版。
.《伊秉绶年谱》86页,东方出版中心,07年出版。
出版:
.伊秉绶.默庵集锦珂罗版第二册[M].商务印书馆,:.
.伊秉绶.伊秉绶隶书墨迹选[M].上海书店出版社:上海,:5.
3.《伊秉绶法书集萃》,7页,江苏广陵出版社年出版。
4.《西泠印社法帖丛编伊秉绶隶书字帖》,45页,西泠印社年出版。
5.伊秉绶.默盦集锦伊秉绶书画法集二版[M].台湾蕙风堂:台北,:6.
6.《伊秉绶书法精品选》,45页,西泠印社03年出版。
7.《历代名家书法经典·伊秉绶》,4页,中国书店03年出版。
38×35cm4/×53/8in约4.6平尺
纵观书法史,伊秉绶所作隶书皆可称一代弁冕。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中尝谓“怀宁一老,实丁斯会,既以集篆隶之大成,其隶楷专法六朝之碑,古茂浑朴,实与汀洲分分隶之治,而启碑法之门。开山作祖,允推二子。”即视邓石如、伊秉绶为“碑法”开山宗师。
又隶书行笔,讲究中锋用笔,笔力遒劲。谢章铤《*棋山庄词话》中,即记言:“墨卿每朝起举笔画数十百圈,自小累大,以极匀圆为度,盖谓能是则作书腕自健。”可知伊秉绶悬腕习书,尤未懈怠,故其隶书能入“愈大愈壮”之境。
伊秉绶隶书昨叶书堂横幅
是作“昨叶书堂”,款识“荔峰先生学士,得龙浤山人篆章以名其斋,汀州伊秉绶,嘉庆乙丑初夏。”
“荔峰先生学士”即陈嵩庆。其原名复亨,字复葊,号荔峰,浙江钱塘人,嘉六进士。授编修。道光十三年由内阁学士升礼部右侍郎,十五年改吏部左侍郎。与伊秉绶、张问陶为好友。
“龙浤山人”则是丁敬,“西泠八家”之首。伊秉绶避讳,改“泓”字为“浤”。亦言及陈嵩庆因得丁敬篆刻,而以“昨叶书堂”为斋名。
其曾藏马湘兰《绮窗遗墨》册中,即钤有“昨叶书堂珍藏”白文印,可证之。
昨叶书堂珍赏,白文印
而“嘉庆乙丑初夏”为嘉庆十年()阴历四月,时伊秉绶5岁,盖其书“以碑为主”成熟期。
故此为嘉庆十年四月初,伊秉绶为挚友陈嵩庆所作。又书毕次月,陈嵩庆即由国子监祭酒赴任顺天学*。是作气息淳厚,古穆质朴,笔力横绝,点画刚健,使墨如漆楮如简,率真之趣,“匀、圆、净、劲”之气,跃然于纸矣。
伊秉绶隶书,方处极方,圆处极圆,造成强烈对比。其藏锋起笔,裹锋中锋涩行,收笔处多为浑圆之形,单字线条则多以等宽直线为主,中段不作较大提按变化,线位结构均匀,此作亦如是。
伊秉绶隶书昨叶书堂横幅,局部
此伊秉绶所作隶书横幅,若将斋号与款识,视为整体,则斋号位置,偏于纸面上部,视觉上,则章法独具特色,此应是其经意为之。
伊秉绶隶书昨叶书堂横幅
伊秉绶与陈嵩庆皆有金石之癖。汀州自不必多言,其交游往来者,如阮元、桂馥、翁方纲、*易、包世臣等,皆精研金石学。而陈嵩庆偶得丁敬印作,并以此为斋号,亦可见其嗜古好奇。
笔者考吴俊三《十友图赞印正》中,有陈嵩庆为之撰序。序言“翻阅一过,见其刀法篆法,动与古会,正如对亚父丁爵正考父鼎等器,令人辄置身三代上,真不知有秦汉,无论魏晋。嗟呼!结绳代远,隶篆纷更,竖儒未学,自诩雕虫;其于六书源流,实未窥其万一。而一二好古之十,又或托于龙书垂露,以炫奇示异,盖古义于是寖微矣。今宾门独能于八体之变,寻流溯源,以刀为笔,以石为纸,心摹手追不懈而及于古。”
可见陈嵩庆于金石之学、书学等,亦甚有所得。
《十友图赞印正》陈嵩庆序
王应麟《困学纪闻》中,亦有陈嵩庆为之作序。《困学纪闻》陈嵩庆序
许乃榖《孤山补梅图》,也可见其题咏诗。《孤山补梅图》陈嵩庆题咏诗
其为官至太仆寺卿陈兆仑族子,家学渊源可谓颇深。梁同书称陈兆仑“不以书法成名而其书法将传于世”。
另考嘉庆二十年(85)五月卅日,陈鸿寿致陈文述札中,言“欣知吾弟抱孙之喜,不胜快忭。宝书之名适与次儿雷同(拟即改第二字以避熟),皆积书以望子孙之意,然他年竹林小友究有所嫌。兄之长子本以宝名(荔峰子亦以宝次,恐更有以书名者),只好吾弟处勉强更改也。”
可知,其与陈鸿寿、陈文述等,亦是族亲,时谓“三陈”。陈文述《颐道堂诗选》卷二十六《自箴诗》小注,有云:“京师以余与荔峰、曼生为三陈。”
陈鸿寿列名“西泠八家”,陈文述则诗词雅正,与张问陶、郭频伽同列《清三家绝句》,由此可见陈氏一门,兼通诗文、金石书画。
而伊秉绶著有《留春草堂诗》,诗名盖为书名所掩也。正契于此,其与陈嵩庆,彼此唱和交谊,又得精研金石,遂至莫逆。
《留春草堂诗钞》中,伊秉绶即有诗《姚秋农学使(文田)拓九曜题名附陈恭甫编修(寿祺)、荔峰学士(嵩庆)使车来京次翁覃溪先生韵二首》。
诗云:“清池凉散七榕荫,亭馆萧闲话雨深。澹墨书留星曜影,虚堂人听海潮音。秋高玉尺乘槎望,日暮珠江载酒心。却忆前尘仙侣接,匆匆分袂总诃林。”也可知彼此之诗文往来。
《留春草堂诗钞》
是“昨叶书堂”横幅作于年四月初,考《伊秉绶年谱》,是年,其受两江总督铁保举荐,赴北京,差遣委用。至四月中旬,仍在京城。此据《清史列传》卷七十五,循吏传二,载“闰六月,……两江总督保奏发南河,特指授扬州府知府”,亦可知。
如四月十日,翁方纲《复初斋文集》卷十二,载翁方纲为之撰《送伊墨卿郡守之官江南序》为贺。
另有其自用端砚,砚铭“八十二叟()纪昀借至九十九研斋”、“粤中制研未及见,持砚入都获同居,南海伍良、叶梦龙、吴荣光”、“嘉庆乙丑()春,*戊、王泽观”,亦可知彼时伊秉绶在京城。
此外,四月十五日,为叶梦龙书《由来直取行书五言联》,款云“集唐句,书为云谷二弟农部鉴证,时船山检讨、荷屋侍御在旁察书。二语不多书,非至好固不奉之也。嘉庆乙丑四月望将至江南。秉绶并记。”
其中“船山检讨”为张问陶,其亦在旁。此时,其服阕复入翰林院国史馆,也在京城。《刘大观赠张问陶诗辑注》中《寄张船山》一诗,亦是作于此间。
由此可见,彼时伊秉绶、张问陶、陈嵩庆皆在京师。张问陶亦为陈嵩庆书“昨叶书堂”斋号。
张问陶昨叶书堂横幅
释文:昨叶书堂
款识:荔峰属。问陶。
钤印:张问陶印、龙蟠凤逸、句漏山房
44×33cm73/8×53/8in约5.3平尺
张问陶书法刚柔并济,自具风神,全然无“馆阁体”桎梏,富有生机。此作笔力沉郁厚重,险劲放野,出锋则自由多变,结体谨严,行中带隶,有空灵之美。
其诗学造诣深厚,《船山诗草》存诗三千余首,与袁枚、赵翼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与彭端淑、李调元合称“清代蜀中三才子”,被誉为“青莲再世”、“少陵复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
伊秉绶、张问陶、陈嵩庆三人皆有交契。其中,张即之《华严经》残卷中,有伊秉绶、张问陶题跋,而桂芳题跋中,则亦提及陈嵩庆。伊秉绶跋未署年款,而张问陶署“乙丑初夏”,桂芳署“乙丑修稧后”。是卷跋文尤值得考究。
张即之《华严经》残卷
张即之《华严经》残卷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楷书华严经(残)第五》(京-)同出潮鸣寺,文字相接,原应同属一卷。
其中,伊秉绶题“樗寮妙翰,华严真经,剩三四纸,都三百字,雨窗静对,心香自生。汀州伊秉绶记。”
张问陶题“嘉庆乙丑()初夏,遂宁张问陶获观。”
桂芳题“乙丑修稧后,长白桂芳偕次公编修、古云袭伯、仲民编修、荔峰学士、楚翘宫詹、益亭庶常同观。”
上文有言,乙丑初夏,伊秉绶、张问陶在京,而桂芳所言“乙丑修稧后”,与“荔峰学士”即陈嵩庆同观。时间、地点均吻合。故可合理推断,乙丑年初夏,伊秉绶、张问陶、陈嵩庆、桂芳等人修禊雅集时,为之书匾。
卷中另有翁方纲以及宋葆淳分别于“乙丑()春三月朔”、“四月十七日”所作题跋等,可知彼时京城暇日文酒雅集之胜。
又据陈其元《庸闲斋笔记》卷四《祸福变幻》篇中,所载:
“嘉庆十年,先大夫与杭州陈荔峰阁学嵩庆,同以誉录议叙盐库大使,在京候铨。一夕,与伊墨卿太守、张船山侍御夜饮极欢,次日应赴部投供,醉甚不能往,适有河南库大使一缺,因不到,扣选,阁学大失意,同人亦为之惜。然未几连捷,遂入翰林,官至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壬午,阁学主福建试,先大夫方由石码场大使升同安知县,相见于锁院。阁学谓:‘尔日使不以醉误事,则今日亦不过中州一令耳。’”
陈其元《庸闲斋笔记》卷四《祸福变幻》
可知同样是嘉庆十年,伊秉绶、张问陶、陈嵩庆等人“夜饮极欢”,此或即“乙丑修禊事也”。而陈嵩庆因酒醉错失铨选,却科举连捷,最终官至内阁学士、礼部侍郎。
《留春草堂诗钞》中,伊秉绶也曾有诗《同桂未谷进士馥、张船山检讨问陶,夜访陈笠帆曹长预,小酌》。
此外,上海博物馆藏王冕《墨梅图轴》上有伊秉绶、陈嵩庆题跋。伊秉绶跋《默庵集锦》有载。是轴则虽非二人同年所跋,然亦足可窥其书画雅好。此轴中亦有翁方纲以及宋葆淳题跋,也可知众人彼此交契,诗画唱和。
此伊秉绶作“昨叶书堂”,著录累累,年《默庵集锦》有载。
部分出版
另有马季戈《清代隶书》亦有著录,可作补充。
马季戈《清代隶书》P54,年
伊秉绶代表有清一代,隶书最高峰。此“昨叶书堂”为其隶书大成之时,而张问陶所作又深得学人逸趣,足可窥“乙丑修禊”之风雅。
北京永乐0春拍,时隔二百余年,重汇伊秉绶与张问陶为陈嵩庆所作“昨叶书堂”横幅于一室,亦诚然可谓墨缘匪浅,识者宝之。
如今,伊秉绶书作可流通于市,又著录于《默庵集锦》者,极受青睐。去岁,永乐全球首拍,其“隶书七言联”即以.5万元高价成交,此次“昨叶书堂”隶书横幅,又势必将呈现“一字千金,一笔万贯”之传奇。
无怪乎梁启超慨言,其意:“汀州隶书,天下第一”。
▲同古堂坚持原创
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