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内分泌激素失调所致,这一点已得到了学术界的共识。但是究竟是哪些激素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发生了怎样的失调,尚无统一而明确的认识。
比较经典的病因学说是,雌激素与孕激素平衡失调,表现为*体期孕激素分泌减少,雌激素的量相对增多,致使雌激素长期刺激乳腺组织,而缺乏孕激素的节制与保护作用,乳腺导管和小叶在周而复始的月经周期中,增生过渡而复旧不全,从而导致乳腺增生病的发生。近年来,许多学者认为,催乳素升高也是引起乳腺增生病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有研究表明,激素受体在乳腺增生病的发病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那么究竟是何种原因导致的内分泌激素紊乱呢?一般认为,神经、免疫及微量元素等多种因素均可造成机体各种内分泌激素的失衡。人生存的外部环境、工作及生活条件、人际关系、各种压力造成的神经精神因素等均可使人体的内环境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功能,进而使某一种或几种激素的分泌出现异常。比如,在长期的紧张焦虑状态下,阿片能张力增高,神经传递介质环境改变,发生雌激素/多巴胺不协调,则导致PRL分泌增加,而可能引起或加重乳腺增生病。
中医认为肝肾两经与乳房关系最密切,其次是冲任两脉。肝郁气滞、情志内伤在乳癖的发病过程中有重要影响。平素情志抑郁,气滞不舒,气血周流失度,蕴结于乳房胃络,乳络经脉阻塞不通,不通则痛而引起乳房疼痛;肝气横逆犯胃,脾失健运,痰浊内生,气滞血瘀挟痰结聚为核,循经留聚乳中,故乳中结块。肝肾不足,冲任失调也是引起乳癖的重要原因。肾为五脏之本,肾气化生天癸,天癸激发冲任,冲任下起胞宫,上连乳房,冲任之气血,上行为乳,下行为经。若肾气不足,冲任失调,气血滞,积瘀聚于乳房、胞宫,或乳房疼痛而结块,或月事紊乱失调。
为什么乳房要病?
男女相爱,化合才有作为,有作为才能繁衍后代。
男女相爱为先天,夫妻交欢把情传;
精子生髓髓生骨,卵子生血肉相连:
精子卵子合一体,化为先天有型源。
小儿生下都像父母这叫遗传,婴儿在母胎中孕育3个90天,也就是天,也就是9个月,也就是3个81难,母亲育儿时有吃不尽的人间苦,这就叫母子连心,父为天性,父恩好报,母恩难以报答,如果是生儿养女不中用,望子*白费心。
生也是母亲,养也是母亲,婴儿在母胎中九个月食母之血肉,出生后接受哺乳,有乳婴儿才能生长,天下的婴儿都是哺乳而生,人间繁衍生存都有赖于哺乳,乳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乳房靠什么生长?
人体有三条经脉足太阴、足阳明、足少阳同乳有直接联系,其中意义可见一斑,另外足厥阴肝经也同乳房关系密切乳腺病早期在脾胃,中晚期在肝胆。
乳来源于脾,生于脾,长于脾,死于脾,脾为五脏六腑的源泉,为三阴的源泉,为后天生命的源泉。脾主升降,营养左右盘旋,供养全身,为五脏六腑的动力。阳明主阳,为五脏六腑的活力。
脾走里,胃走外,他俩互为表里,脾之动气在左,胃之动气在胸中。脾强则肌肉丰满,胃强则行动自如,四肢灵活动之有形。脾不能虚,胃不能败,《伤寒论》脾为足太阴,胃为足阳明,脾的循经从足开始,在乳顶交汇,看看太阴阳明的循经便知乳房生病来源于何处,蔡师在临证中以六经基础,辨表里论寒热论虚实,以太阴阳明为纲每每获效。
3乳腺病有二
内伤,内伤者伤于脾,此乃先天早饿之病,就是肾亏,肾亏日久必伤脾,脾津耗损,先后天不顾,脾肾同虚,虚则病变,不是热化就是寒化;
热化:消谷善饥,暴饮暴食,煎烤烹炸,无所不好,肥腻太过,脾虚难以升降,余*不得外泄而归于乳房之下造成乳腺疾病。
轻者周期性疼痛,反反复复,日久乳房胀痛发硬直至发展成乳核,乳核属实性的,实性的乳核日久不愈化内热出现走窜性疼痛,余*再生窜到左腋下,造成左半胸疼痛,热气过盛左胳膊肿胀疼痛,左肩常常怕冷,不能前仰后背,举动不能自如,更甚者引起左半身都痛,若长期不解化*发紫发胀痈疮肿烂淌血水,继续不予以治疗甚至溃烂到能看到心脏搏动。
4太阴寒化证兼表证,何谓寒化?
自然有天地,人身有脾胃,大地能生万物,脾者为土,是三阴的主宰,是五脏六腑的源泉。脾喜干燥,喜温怕寒,遇寒就病,遇寒就发,女人平时不觉,月经来时少腹胀乳房痛,身上怕冷,痛经难耐,周期一过就好了。什么造成的?平时贪凉,不注意保暖。经血一走寒气同行,经后就好多了。
5太阴阳明与乳腺病的关系
阳明太阴是乳腺病的根源,我们看看阳明病45穴,脚上5穴,腿上9穴,腹部胸腔23穴,头面部8穴,我们看看阳明经的走向,脚上5穴,腿上9穴暂且不论,少腹两侧循经,从少腹往上数,8穴乳根,9穴乳中,阳明经气到了乳中乳根循经到缺盆下,这是阳明经气所到之处,阳明经是多气多血之腑,阳明若病,气聚于上而不下,引起胸痛胸胀,引起肩井肩髃肩关节肿胀而疼,邪气长期不泄引起乳房肿大,化气生热,引起胳膊肿疼粗胀,甚至肿胀到正常胳膊一倍之大,疼痛难忍日夜不停,无时不疼,患者痛苦难耐。
肝胆相照,脾胃相连,阳明经走外,脾经走里,再谈谈脾经21穴,从腹哀穴向上6穴,食窦、天溪、胸乡、周荣、大包,这是太阴经聚血聚气之地,跟阳明经紧紧相连,气血交汇于乳顶,如有内伤化气化*,*气相聚乳盘,长期不解,聚*成灾这就是乳腺病。
乳腺病初期葛根汤加逍遥散,若有两感病长期携带,麻*汤加麻附细,若要久治不愈,化热化*成痈成疽,痈者为阳疽者为阴,乳腺病《医宗金鉴》外科正宗把乳腺病分为六种:乳痈、乳疽、乳吹、乳核、乳劳、乳岩。孚吹为哺乳期时得,乳核是寒热错杂而得,乳劳为产妇体虚而得,乳岩是寒热聚积成块,气血凝结不通,坚硬如岩,也就是西医所说乳癌。
有一线希望就请不要放弃!
纵观西方国家的乳腺疾病发展史就是一部乳腺切除史。清代医家称:“夫人之疾,关系最巨者,则莫如乳。”乳房是人类和哺乳动物特有的腺体,乳房丰满是女性最美好的标志,女人最担心的就是乳房不完美,最揪心的是乳腺生病的折磨。乳房是婴儿后天生命哺乳的源泉,也是健康的重要标志,在人的一生中多么重要。当今乳腺病太多,明明一方能愈,患者却选择开刀,一刀之错后悔莫及啊!
乳腺增生中医药调治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凡遇到乳腺良性增生可以考虑非必要手术的前提下使用中医药调理。乳腺增生多与肝郁气滞、冲任失调相关,常伴发子宫肌瘤和甲状腺增生,治疗多以疏肝解郁、软坚散结、调理冲任为主,无论是针灸还是中药都有着诸多医案,作为现代中医更应该继续发扬传统中医药,为维护广大女性身体健康而努力学习和借鉴传统医学经验、
消癖饮:岷当归12克,白芥子12克,醋青皮9克,北柴胡9克,京赤芍9克,浙贝母9克,王不留行30克,紫丹参30克,全瓜蒌15克,广郁金15克,蓬莪术15克,荆三棱15克,生牡蛎15克,水煎服,日一剂,早晚温服。功能疏肝理气、健脾燥湿、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主治乳腺增生病。发热者加*芩9克;大便秘结加大*6克;腹泻加泽泻12克;腹胀加砂仁6克,莱菔子15克;肿块坚硬者加海藻12克,昆布12克。
散结消癖饮(张学礼):夏枯草30克,广郁金30克,醋鳖甲30克,鹿角霜30克,广陈皮15克,醋青皮15克,炒香附30克,川楝子15克,鸡内金6克(冲服),盐橘核15克,荔枝核15克,浙贝母10克,皂角刺10克,香白芷10克,杭白芍15克,京赤芍15克,王不留行30克,天花粉30克,荆三棱15克,蓬莪术15克,紫丹参30克,水煎服,日一剂,早晚温服。主治乳腺增生病。
双赤煎剂:双花、连翘、蒲公英各9~30克,赤芍、桃仁、川楝子各3~9克,元胡、木香、生甘草各3~6克,陈皮6~12克,炒枣仁9~15克,水煎服,日一剂,早晚温服。功能清热解*、活血化瘀,主治乳腺囊性增生病。食欲欠佳加焦三仙;结节或条索状物消散迟缓加三棱、莪术或穿山甲、皂角刺。
破甲汤(张学礼):炮山甲3克(冲服),醋龟甲24克,醋鳖甲24克,穿破石30克,仙灵脾10克,广郁金10克,醋香附10克,紫丹参30克,八月札15克,山慈菇10克,姜半夏10克,广陈皮10克,丝瓜络30克,炒白术30克,生山楂30克,广木香10克,川芎片6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日一剂,早晚温服。主治久年乳癖病。
消增合剂:柴胡、夏枯草、田七、延胡索、当归、白芍各等分,制成合剂,月经前一周服药,连服三个月为一个疗程。功能疏肝理气、活血祛瘀、清热解*、散结止痛,主治乳腺小叶增生。
乳癖种子汤:柴胡、当归、茯苓各15克,白芍、橘叶、香附、青陈皮、制半夏各12克,夏枯草30克,炙甘草6克,月经干净后,水煎服,日一剂,早晚温服,月经后期或妊娠后停服。功能疏肝理气、散结止痛,主治乳腺小叶增生合并不孕症。乳房肿痛明显者加川楝子、延胡索;乳房、乳头灼热或作痒者加丹皮、山栀子;乳房肿块有纤维化趋势加海藻、昆布。
贾占清为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之一,年被授予“全国名老中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40年,擅长中医内科、妇科、儿科疾病诊疗。他治学严谨,经验丰富,临床用药广泛,配伍精当,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将其治疗乳腺增生常用药对总结于下。治疗乳癖常用药对乳癖是乳腺组织的既非炎症也非肿瘤的良性增生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乳腺增生病。《疡科心得集辨乳癖乳痰乳岩论》云:“有乳中结核,形如丸卵,不疼痛,不发寒热,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消长,此名乳癖。”本病多因情志不遂致肝气郁结,气机阻滞,思虑伤脾,脾失健运,痰浊内生,肝郁痰凝,气血瘀滞,阻于乳络而发;或因冲任失调,病位在上则乳房痰浊凝结而发,病位在下则经水逆乱而月经失调。乳腺增生症常会同时或相继在两侧乳房发现多个大小不等、界限不清的结节,可被推动。乳腺纤维瘤肿块多为卵圆形或圆形,境界清楚,表面光滑,与皮肤及周围组织无粘连,活动度大,触之有滑脱感。多见于青中年妇女,B超显示乳腺增生部位不均匀的低回声,以及无回声的囊肿。贾占清在治疗以上乳腺疾病时常以疏肝解郁为主,常选用柴胡、郁金为主药。若患者见舌淡胖有齿痕,考虑脾气亏虚,加太子参或*参益气,佐以相应益气健脾药物;若伴舌质暗、舌下络脉瘀阻者,加赤芍、丹参、丝瓜络等活血通络;若伴舌苔腻者,加枳壳、苍术等燥湿。贾占清临床常用治疗乳癖加减对药有以下四组。海藻,昆布,煅牡蛎此三味药均能软坚散结。其中,海藻、昆布苦寒,归肝、胃、肾经。《本草经疏》载:“昆布,咸能软坚,其性润下,寒能除热散结,故主十二种水肿、瘿瘤聚结气、瘘疮。东垣云:瘿坚如石者,非此不除,正咸能软坚之功也。详其气味性能治疗,与海藻大略相同。”《本草汇》:“昆布之性,雄于海藻,噎证恒用之,盖取其祛老痰也。”《本草纲目》言牡蛎能“化痰软坚,清热除湿,止心脾气痛”。贾占清认为牡蛎入足少阳经,可软痞结,故患者B超提示乳腺增生或伴有小结节时,此三物当用之。橘核,荔枝核橘核,苦,平,归肝、肾经,理气散结止痛;荔枝核,甘,微苦,温,归肝、胃经,行气散结、散寒止痛。贾占清认为若患者有乳腺增生伴结节且无热象时可用。二药合用入肝、肾经,散滞气,治妇人血气痛。若患者寒象明显时,可酌加小茴香、吴茱萸等;若兼有湿热,可配龙胆草、大*相佐。山慈姑,夏枯草山慈姑,甘,微辛,性凉,清热解*,消痈散结。《本草纲目》曰:(山慈姑)“解诸*”;《本草再新》曰:(山慈姑)“治烦热痰火,瘰疬结核”;《本草新编》曰:(山慈姑)“大约怪病多起于痰,山慈姑正消痰之药,治痰而怪病自除也。或疑山慈姑非消痰之药,乃散*之药也。不知*之未成者为痰,而痰之已结着为*,是痰与*,正未可二视也。”夏枯草,辛,苦,寒,归肝、胆经,能散痰火瘀结,可与贝母、香附同用。《本草通玄》曰:“夏枯草,补养厥阴血脉,又能疏通结气”;《重庆堂随笔》曰:“夏枯草微辛而甘,故散结之中,兼有和阳养阴之功,失血后不寐者服之即寐。”贾占清认为乳癖痰火互结者,用此二药可散之。若患者伴痰热为患的失眠症时,可配伍半夏泻肝火、和胃气。丹参,莪术丹参活血通经,凉血止痛祛瘀;莪术破血行气,消积止痛,二药相合,用于消散气滞血瘀之痞块。故乳腺增生兼有结节,且患者以气滞血瘀为主证者可用之。另外,可根据患者病情随症加减如下:不寐者加夜交藤30克、酸枣仁30克、合欢皮15克养心安神;大便不通者加火麻仁15克、黑芝麻15克、肉苁蓉15克润肠通便;月经前期者加益母草15克、泽兰10克、王不留行、川牛膝20克调理冲任。1.乳腺消瘤汤武桢,《山西中医》(5)年蒲公英30~60克,蚤休15克,青皮、橘叶、穿山甲、僵蚕、桃仁、赤芍各10克,橘核,炙鳖甲各15克,夏枯草、牡蛎各15~3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清热解*,舒肝理气,化痰消瘀、软坚散结。方中以蒲公英,蚤休清热解*;青皮、橘叶、橘核舒肝理气,破气消积;穿山甲、桃仁、赤芍活血化瘀,且穿山甲合夏枯草,牡蛎、炙鳖甲,僵蚕具软坚散结,通乳络消痰核之功。诸药配伍,力专功宏。其效非凡。乳腺增生症。患处乳痛,加乳香、没药各12克;肿块坚硬,长期不消,偏血瘀甚者,加三棱,莪术各6~10克;偏痰结者,去桃仁,加海藻,昆布各15克,*药子10~15克;局部有灼热感者,加金银花30克,连翘15克;气虚者,加*芪30克。治疗32例,结果痊愈25例(占78.1%),好转5例(占15.6%),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7%。2.消瘀散结汤陈景河,《中国中医药报》鹿角片20克,浙贝母15克,瓜蒌,乳香,没药,香橼各20克,白芍30克,甘草10克(无鹿角可用鹿角霜代之)。上药加水浸泡1小时后,至毫升为宜。煎两次,得药液混合一起,分两次服之。理气活血,软坚散结。乳核肿痛,多见于现代医学的乳腺增生。临床表现为乳核增大,时有隐痛,皮色如常,推之稍有移动,渐渗乳汁,色*或带血,多发为双乳。常伴有心情郁闷,舌苔薄白或无,脉弦缓或沉弦。乳核增大,皆因肝脾气郁不舒,血行迟滞,致乳核脉络不通所致。方中鹿角味咸入血软坚,性温通络,能消肿止痛,又善治寒疮;香橼、白芍味酸同气相求,入肝平气,入脾通壅,能解木土之郁,但是香橼辛散之力有余,酸敛不足,故配芍药,甘草酸甘化阴,柔润肝体而平肝气;辅以牡蛎增强软坚散结之效;并固精气;浙贝清热疗恶疮瘀*,取寒温互用,药性和平,并助以乳香通经宣络以理气;没药化瘀以理血。诸药合用,共奏消瘀散结之功。其功可舒肝脾气结,活血化瘀,促进气散血行,乳核脉络畅通,俾气散则无痛胀,血行则不成疮,其病自愈乳核肿痛,或时渗乳汁,或乳汁带血。可用于乳腺增生。若口干燥,心下满者,为肝脾气逆,化热伤阴,宜重用瓜蒌至50克;甘凉润燥,清热而祛满;加青果5克,平肝开胃而化瘀;乳腺胀痛甚者,加川芎10克,郁金10克,利用其气香窜,能同香橼舒解气机,同乳没活血化瘀而止痛。外用木香克,鲜生地克,捣成泥状为饼,敷在局部。若舌苔白腻,不欲食者,为脾虚湿浊不化,加白术10克健脾燥湿。鸡内金3克启脾胃消化之力,又善解脾气郁结。若硬肿不消,宜加甲珠10克,取其穿透破结之力,助软坚散结之效,消坚止痛。
临床屡试,疗效颇佳。本方用治急性乳腺炎,红肿痛甚伴有寒热者。加柴胡,*连各15克,蒲公英50克。效果亦佳。3.疏肝消核方*耀燊,《新中医》(8)年柴胡、生白芍、鹿角霜、郁金、香附、桔梗、柴胡各12克,白术9克,益母草、荔枝核各15克,当归,炙甘草各6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3个月为1个疗效。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消痰散结。肝郁气滞,痰瘀壅滞,致冲任不调。冲任为气血之海。痰瘀壅结于上,结聚乳房而为病,且与月经周期有关。故方用柴胡、郁金、香附,元胡疏肝理气;益母草、鹿角粉、当归配郁金,元胡活血化瘀;桔梗,荔枝核理气化痰散结;再辅以白芍柔肝敛阴;白术、炙甘草健脾燥湿以调和肝脾。诸药合用,共奏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消痰散结之功。乳腺增生症。按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加减。月经来潮后的二周内,也就是排卵期,本方加仙灵脾、仙茅,肉苁蓉、制首乌、鸡血藤等温补肾阳,以提高E?2水平;月经来潮前的二周内,也就是*体期,则加麦芽、山楂,丹参、玄参等以降低催乳素水平。但麦芽60~克,山楂15~30克,应加用大剂量。对减轻乳房胀痛有显著疗效。韩玉洁报道,用本方临床验证43例,结果临床治愈11例,显效18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3%。治愈和显效率达67.4%。
4.乳一方经验方,《新医药学杂志》(3)年柴胡(或青皮)、当归,郁金(或三棱)、橘核、山茨菇、香附、漏芦各15克,夏枯草20克,茜草、赤芍、丝瓜络各15克,甘草10克,牡蛎2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理气活血,软坚散结。方中用柴胡,香附、郁金、丝瓜络疏肝理气、疏通经络;当归,茜草,赤芍,夏枯草活血化瘀;山茨菇、橘核、煅牡蛎、漏芦软坚散结,甘草调和诸药。合而为方、理气,活血,软坚三法并用,气行则胀消,血行则痛止,瘀散则结解,自无乳胀,乳痛,乳肿之患矣。乳胀,乳痛有肿块者。可用于乳腺组织(小叶)增生症。临床运用,可随症加减。临床屡用,每获良效。5.乳癖化坚汤王季儒,《肘后积余集》草河车、夏枯草、半枝莲、瓜蒌各30克;海藻、昆布各12克,乳香、没药、橘叶、青皮各6克,浙贝母10克,三棱、莪术各6克,蜈蚣4条、山慈菇10克,茜草12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疏肝解郁,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此症由肝气郁结而成。方中以草河车、半枝莲以消肿瘤;夏枯草,昆布、海藻软坚散结;三棱、莪术、茜草、乳没,活血化瘀;瓜蒌,浙贝,山慈菇消肿散结;青皮,橘叶破坚癖,散滞气,疏肝郁;蜈蚣走窜通络。直达病所而消恶肿。合而用之其软坚散结之力尤宏。乳癖(乳房纤维腺瘤)。临床运用,可随证增损。临床验证多例,均获痊愈。疗效可靠。6.消癖汤王玉章,《名医治验良方》当归,香附,女贞子各10克,仙灵脾15克,白芍、郁金各10克,菟丝子15克,鸡血藤30克,柴胡10克,首乌藤30克,旱莲草10克。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服1次。舒肝安神,健脾补肾,养血调经。乳腺增生症是一种常见的乳房非炎症性疾病。发生于青春期妇女,多为乳房小叶增生,发生于哺乳后期者,多为乳腺导管增生;发生于更年期妇女;多为乳腺囊性增生。王氏集先辈之名言,采众家之专长,加上自己多年反复的临床实践,以为本病致病之因除思虑伤脾,脾虚水湿不运,聚而成核,或恼怒伤肝,肝失条达,气郁为患之外,多与冲任不调有关。故王氏治之,多主张疏肝解郁,理气散结,益阴安神,调理冲任,攻补兼施而取效。方中柴胡,香附,郁金疏肝解郁,利气止痛;鸡血藤,首乌藤养血活血,安神通络;女贞子,旱莲草滋补肝肾之阴;仙灵脾,菟丝子,温阳化阴,使阴阳互济,冲任调理。上述药物系多年来王氏通过临床实践,从具有相同功效的多种药物中精心筛选而来,验之临床,奏效颇佳。肝郁脾虚,肾亏而引起的乳腺增生及由此导致的月经不调,心神不安。凡30~40岁妇女,常伴有月经失调,不孕症或流产史,其双侧乳房内出现大小不一的肿块,质韧不坚,常同时或相继发生。其形态,或圆或扁,分散于乳房,或局限于其一象限。肿块与周围围组织分界不清,不与皮肤黏连,推之移动。在月经前3~4天,疼痛加重,肿块增大。经后疼痛减轻或消失,肿块缩小者可使用本方。如肝郁气滞盛者,加桃仁,红花,三棱,莪术等;痰湿盛者,加白芥子,瓜蒌,夏枯草,半夏等。临床屡用,疗效显著。由于乳腺增生症有癌变的可能,在治疗过程中,须每隔3~6个月随访病人,予以详细的复查,进行动态观察。若肿块位于乳房的外上方,恶变的可能性大,须做病理切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