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女人九个斑,女人一旦长斑,瞬间丑十倍!老十岁!斑真的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对于很多颜值控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好好的容颜,被这斑斑点点折腾得不忍直视,这恼人的斑点中,最令人烦恼的就是*褐斑。*褐斑又名肝斑,是一种常见的发生于面部的后天性色素沉着过度性皮肤病,发生于日晒部位,并于日晒后加重。中青年女性多见。病程慢性,无明显自觉症状。治疗困难,容易复发,难以根治,所以*褐斑又被称为“斑中之王”
*褐斑是以面部出现*褐色色素性斑片为特征的常见皮肤病。又有因肝病而起者,故俗称“肝斑”,亦称“面尘”。相当于中医的黧黑斑。本病多发于妊娠期及中年妇女,或因肝病、结核病及其他慢性病而发生,口服避孕药也可发生。其发病多与女性激素代谢失调有关。而日光曝晒、精神创伤或劣质化妆品亦可诱发本病。
一、病因病理
1.西医病因病理
(1)生理性反应:开始于妊娠中期,故亦名“妊娠斑”,分娩后逐渐消退。可能因*体酮和雌激素增多所致。
(2)症状性:可见于月经不调、痛经、慢性盆腔炎、慢性肝功能不全、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慢性酒精中*、结核病、癌瘤等病患者。
(3)药物因素:口服避孕药(约有20%服药者发生),长期服用氯丙嗪、苯妥英钠。
(4)其他因素:日光、热刺激、化妆品、外用药物等,亦有找不出可疑诱因者。
中医病因病机
(1)脾虚湿蕴:脾虚失健,不能化生精微,气血两亏,肌肤失于荣养,湿热熏蒸而成。
(2)肝肾不足:肝肾同源,肾水不足,不能制火,虚热内蕴,郁结不散,阻于皮肤所致。
(3)肝郁气滞:肝气郁结,郁而化火,火热灼津,津液亏虚,不能养肤而致。
二、辨证分型
(1)脾虚湿蕴证:面部色斑苍暗不泽,脘腹胀满,神疲乏力,四肢困重,便秘溲赤;舌淡苔薄,脉濡数。
(2)肝肾不足证:面部色斑,斑色*暗;头晕目眩,腰膝酸软,经行紊乱;舌红苔薄,脉弦细。
(3)肝郁气滞证:面部色斑,时深时淡,每随经临而加重;伴性情急躁,心烦不舒,喜叹息;舌红,苔薄,脉弦。
(4)气滞血瘀证:斑色灰褐或黑褐;伴有慢性肝病,或月经色暗有血块,或痛经;舌暗红有瘀斑,脉涩。
中医治疗
1.脾虚湿蕴证
脾喜燥而恶湿,肥胖妇女多因恣食肥甘厚味,以致体内脂肪累积而肥胖,面部因湿盛气滞血瘀而生斑。其症身困乏力,腰疼腿痛,白带量多,*褐斑暗黧,伴胸闷气短,足胀肿不适,舌体胖大或有齿痕,脉象多迟或细缓。
基本方拯阳理劳汤(《医宗必读》方):*参、生*芪各30g,炒白术、炒苍术、当归各15g,陈皮、五味子各10g,肉桂、甘草各6g。
加减法腰疼身困加川续断、白芷、白带多、面足浮肿加白果仁、萆薢;胸闷加全栝楼、薤白、姜半夏;斑久不消加白鲜皮、生苡仁。
外治法细辛、黑丑、白僵蚕各g,研为极细粉,炼蜜为丸,重30g。每次用1丸洗脸,日2~3次。
[治法]清热化湿,健脾益气。
[方药]除湿胃苓汤加减,主要药物:*参、*芪、白术、淮山药、*柏、*芩、茯苓、泽泻、生薏米、六一散。
伴月经量少色淡者,加当归、益母草。
2.肝肾不足证
超过三分之一的中青年妇女,患有肝肾阴血亏虚、气虚不畅,这是导致未老先衰的“内因”,主要症状为表情淡漠,颜面皱纹增多,皮肤失去弹性,色素沉着,面部出现*褐斑,特别是产后血亏,或更年期内分泌失调,会使褐斑日趋加重。此型多伴有脱发、白发、腰痛、舌质淡红、脉象细缓无力或沉迟。
基本方滋补肝肾汤(《中医原著讯读》关幼波方)蒸何首乌、当归各30g,赤芍、*精、川续断各15g,北沙参、女贞子、菟丝子、五味子各10g,桂枝、熟附子各6g。水煎服。
加减法腰痛加枸杞子、胡桃肉;脱发、白发加黑芝麻、旱莲草:产后血亏加阿胶、龟板胶、鹿角胶、畏寒怕冷加上肉桂、干姜,淫羊藿。
外治法白附子、桑枝、桂枝各10g,艾叶6g,生姜3片,葱白10cm水煎薰洗,日1~2次。
[治法]滋阴补肾,调和气血。
[方药]六味地*丸加减。主要药物:生地*、熟地*、茯苓、当归、白芍、枸杞子、淮山药、山萸肉、牡丹皮、丹参、益母草、淫羊藿等。
阴虚火旺明显者,加知母、*柏;失眠多梦者,加生牡蛎、珍珠母;褐斑日久色深者,加丹参、白僵蚕。
3.肝郁气滞证
劳务过重,肝气郁结,或忧思愤怒,血行不畅,致使面颊出斑。形如蝴蝶,色淡*,日久*色加深,呈暗黧失润,无痛痒感,虽对整体无碍,但因面容失艳,造成精神负担。脉象多弦大,舌质暗有瘀血斑点,月经多有血块伴腹疼。
基本方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方)加减:柴胡、香附、赤芍各15g,川芎、枳壳、芥穗、桔梗各10g,当归30g、川楝子、白芷、甘草各6g,水煎服,每日一剂。每次第一二煎药汁内服,第三煎药汁外洗面部,日2~3次,每次15~30分钟。
加减法斑色深*加丹参、红花;月经中夹紫血块、腹痛甚加川牛膝、桃仁;心烦眩晕加珍珠母、生地。
[治法]疏肝理气,调和气血。
[方药]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主要药物:柴胡、当归、白芍、栀子、郁金、香附、生地*、牡丹皮、丹参、女贞子、菟丝子等。
伴口苦咽干、大便秘结者,加牡丹皮、栀子;月经不调者,加女贞子、香附;斑色深褐而面色晦暗者,加益母草。
4.气滞血瘀证
喜食辛辣、肥甘厚味,或久嗜烟酒,夜夜寻欢,乐多寐少,以致心火炽盛,灼血生瘀,络脉受阻,颜面色素沉着,褐斑层出,虽重施脂粉,仍无济于事。月经前期,腹痛甚舌绛红无苔,脉象多细数或滑数。
基本方清心汤(《证治准绳》方):栀子、*芩、荆芥、防风各10g,当归、白芍、生地各15g,麦冬、连翘、玄参、桔梗、甘草各6g,水煎服。
加减法心烦口干加百合,月经紫暗夹血块加益母草、丹皮;食多善饥、口中气臭加生石膏、大*。
外治法柿子树叶20~30片(鲜者佳)水煎洗脸,日2~3次,每次20~30分钟。亦可配合针灸,取穴神门、曲池(均取双侧),手法:平补平泻。留针10~15分钟,3日针刺1次。
[治法]疏肝理气,化瘀消斑。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主要药物:熟地*、当归、白芍、川芎、桃仁、红花等。
胸胁胀痛者,加柴胡、郁金;痛经者,加香附、乌药、益母草;病程长者,加白僵蚕、白芷。
四、经验方
1.退斑汤
[药物组成]生地*12克,熟地12克,当归12克,柴胡9克,香附9克,茯苓9克,川芎9克,白僵蚕9克,白术9克,白芷9克,白鲜皮15克,白附子6克,甘草6克。
[功效]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两次分服。或为水丸,每次6克,每日3次。
2.祛斑美容方
[药物组成]*芪10克,当归10克,熟地*12克,川芎6克,白芷10克,桃仁(打)10克,郁金10克,丝瓜络10克,三七粉(冲服)2克,甘草6克。
[功效]益气养血,散瘀消斑。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两次分服。
肝气郁结型斑色多为浅褐或深褐色,部分患者月经来潮前色斑加重,经后色斑减轻;脾虚型斑色多为*褐,大部分患者肤色偏*;肾阴虚型斑色多为黑褐,部分患者肤色偏暗发枯或萎*不泽;肾阳虚型斑色多为黑褐,部分患者肤色晦暗无光。具体的四种分型详情介绍如下:
肝气郁结型*褐斑
症状色斑分布范围广,但多在眼周、颧部、眉弓、面颊等处。斑色多为浅褐或深褐色,部分患者在月经来潮前色斑加重,经后色斑减轻。
体征情志不畅,烦躁易怒,情绪不稳,多疑善虑或精神抑郁;月经周期紊乱,颜色暗红,经量减少,伴有血块;气滞不通,胸闷腹胀,有时头痛或小腹痛;口苦咽干,不思饮食,嗳气吞酸等。
脾虚型*褐斑
症状色斑分布在口周、面颊、鼻翼周围等处。斑色多为*褐,大部分患者肤色偏*,或颜面虚浮。
体征消化机能减退,食欲不振,食后腹胀,便溏腹泻;舌色淡白,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脉弱或缓;月经量或多或少,经期延长,甚至崩漏,血色淡红,血瘀严重则血色暗兼有血块;健忘嗜睡,神疲身重,气短懒言,四肢乏力、怕冷畏寒等。
肾阴虚型*褐斑
症状色斑分布在耳前、两颊、额部等处。斑色多为黑褐,部分患者肤色偏暗发枯或萎*不泽,或有黑眼圈;皮肤多干燥,午后颧红。
体征两侧腰痛,尤以经期时明显,常伴有月经不调;失眠多梦,并伴有头晕耳鸣;口干嗜饮,尿少色*,便干便秘,喜冷怕热,头发枯*、脱发或断发;舌体瘦小,舌红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肾阳虚型*褐斑
症状色斑分布在耳前、额部、面颊外侧等处,斑色多为黑褐;部分患者肤色晦暗无光,或有黑眼圈,重者晨起颜面浮肿或眼睑水肿。
体征腰酸腿软,常伴有月经不调;睡眠易惊醒,多梦;喜热怕冷,四肢冰凉;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淡苔白,脉沉;常流清涕,神疲乏力,动则气喘,大便溏薄,小便清长。
*褐斑的症状:
1、发于面部的颧骨、额及口周围,多对称呈蝴蝶状,故又名“蝴蝶斑”。
2、初色如尘垢,日久加深,变为浅灰褐色或深褐色,枯暗不泽。
3、大小不定,斑点边缘清晰,表面光滑,无炎症反应,无痛痒。
4、经常使用口服避孕药及妊娠女性,面部会出现“妊娠斑”,也属于*褐斑的一种。
5、女性有*褐斑者多伴有月经紊乱、经前乳胀,或慢性病症。
6、男性*褐斑患者多伴有阳痿、早泻、胃肠功能紊乱等。
7、经常日晒形成的日晒斑也是*褐斑的一种。
8、*褐斑皮损限局于皮肤的暴露部位,常分布于面部,以颧邪、颊部及鼻、前额、颏部为主,偶尔也可伴有乳晕及外生殖器的色素沉着。
9、皮损通常为淡棕色、灰色、棕灰色、棕黑色甚至深蓝灰色的斑疹融合而成的片状色素斑。其大小不一,数目不定,可形成弓形或多环状皮损,成线状或彗星发散式分布,对称发生并可呈蝶翼样外观。
10、皮损多数境界清楚,当色素沉着较少时,其边缘也可不清楚,而呈弥漫状分布*褐斑表面无鳞屑,无浸润,一般不伴红斑、丘疹等其他止损。
11、病程发展缓慢,病程难于确定,可持续数月或数年。患者多无自觉症状。
了解*褐斑的症状表现,可以更好的诊断病因,让*褐斑患者更好的接受医治,帮助恢复健康。当然,除了常规的治疗外,*褐斑患者还应做好平时的日常护理,特别是在饮食和皮肤清洁方面,做到合理营养均衡,洁肤干净,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帮助预防*褐斑,让更多的女性远离这种疾病痛苦,享受幸福生活。
肝主藏血,阴血充盛,本脏得养,肝阳潜藏,不致亢盛。本例患者肝血不足,肝阳偏亢,病久生瘀,颜面失养,遂成*斑。辨证脏腑应在于“肝”,病位则在于“血”,病性责之于“虚”“瘀”。因此在治疗上以《金匮要略》“桂枝茯苓丸”合《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为基础方加减变化,桂枝茯苓丸可养血和营,温通血脉,行瘀散滞;血府逐瘀汤为治血瘀诸症之祖,其义合桃红四物汤、四逆散之药味,既养血活血,又行气散结,其中桔梗、牛膝,一上一下,行一身之血瘀之证,上可消*褐之斑片,下可解月经之疾患,中可调诸脏之偏颇,补益而不过滞涩,祛瘀又不伤阴血,血虚可补,血瘀可祛,新血可生。又因孙女士颜面部干燥、脱屑、瘙痒,为风之所在,故辅以僵蚕、白芷、白附子等祛风之品,一可行祛痒之效,二可防血虚生风之势。
临床治疗*褐斑中要采用中医综合疗法,联合中药面膜、穴位按摩、针灸等外治方法来提高临床疗效。《外科证治全书·面部证治》中提到,“面尘,面色如尘垢,日久煤黑,形枯不泽。或起大小黑斑与面肤相平。由忧思抑郁、血弱不华,外用玉容散,每日早晚蘸以洗面。内宜疏胆兼清肺,加味归脾汤送六味地*汤主之”。借鉴前人治疗*褐斑外治方,临证时在辨证论治基础上,适当选用白茯苓、白芷、白僵蚕、白附子、白蒺藜、白蔹等白色药物与当归、川芎、益母草、桃仁、丹参等养血活血药外用,可使药物走表而达肌肤,改善面部皮肤代谢,促使面部色素逐渐消散。外用方:白芷白芨僵蚕白癣皮生石膏白附子白菊花白薇各等份研细末,加适量密陀僧,以牛奶调为稀膏,每晚睡前温水洗面,涂膏,次晨洗去.
在治疗颜面色素沉着性皮肤病时,除了一般药物治疗外,还应注意食物对皮肤色素的影响。有些食物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对*褐斑的治疗起一定辅助作用,如柠檬、西红柿、猕猴桃等。而有些食物具有光敏性,会增加紫外线的吸收,如灰菜、木耳、香菇、香菜等,对于皮损有炎症反应的患者应尤为注意。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