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歌读玫瑰……
老被人说小资,其实把日子过成诗,成本非常低,有心就有诗,一壶茶不用紫苑十分一。
昨天还没起来,狗就在下面大叫,原来是夜场朱老板经过,想看看我家菜地。
他的花园那么精致,造价不菲,独缺一块菜地。
招呼他喝茶很简单,一勺普洱,然后问:“加陈皮,玫瑰,紫苏还是菊花?”
他说我不懂,你给啥喝啥。
我就去后园剪两段香茅,泡本宫最近发明的香茅普洱,味道好极了。
他也承认。
其实他家鱼池边的香茅比我院子里的长得茂盛,但在他眼里只当是一把装饰草。还说:“你什么都跑出去摘来泡,人家的茶还用卖吗?”
所以必须让他体验一下。
我说:“人家的茶有我好喝吗?”
任你多少钱一斤的玫瑰,怎及我知根知底。真的,没种过玫瑰,不知它扎人那么痛,不知花叶都招虫。产业化的人,哪有我这么身体力行跑到院子捉虫,他们会直接喷农药或稀释了的滴滴畏。
香茅泡茶是跟大马小姨学的,小姨吃素,我住吉隆坡时,只能跟她吃素菜馆,在那里学会用青绿的香茅直接加*姜片冲水,后来我喝出境界了,知道怎么改良,最好的喝法是配四分之一只新鲜罗汉果,以它天然的甜度,不用再加蜂蜜了。
我不会烹饪的理由是怕长肉,好在天生会烹茶,把各种花草植物混搭冲茶是我的强项。其实我像神农氏尝百草那样,也有风险的,苦的涩的,伤胃的拉肚的,我首当其“冲”,一一尝透。
除了写作,我全部的想象力都用在捣弄草本饮品上了。
妹妹在*协做秘书多年,常见她闲话家常也拿个十字绣飞针引线,现在才明白,她拿女红减压,我用泡茶泡咖啡泡日子,都为冲淡与身俱来的爱与哀愁。
人无癖不深情,我用情太深了。
昨晚陈小姐拎着两块土猪肉夜访,两人都怕睡不着,遂开了一个干瘪的百香果,泡了一壶香得不想活的果茶,外加一件老婆饼,两串红提子,权当半岛夜茶了。
没想到,这边厢,拿种子秧的百香果今天突然开花了,花瓣与花蕊之间,还有一个炸芋丝似的小托盘。不禁大喜,看来一年四季要喝的东西多了。
比如紫苏普洱,是把吃不过来的紫苏梗晒干研碎,配上开茶庄的侄子给淘的老树普洱,就很惹味。个性化的香气和滑嘟嘟的口感,这样也能喝,问你死未?哈哈……
除了紫普可以治胃,陈皮普洱也是可以的。这是邻居开五金厂黎总的体验。她的前儿媳是新会人,陈皮的发源地啊,她弟是广州名医都治不好姐的胃出血,据说最后是陈皮普洱把她给治好了。
所以趁陈凤霞童鞋,不对,是陈校长从新西兰回新会时,让她找人买了一百斤新会柑去肉留皮晒成一大袋陈皮,打算买只陶罐放它几年才喝。把它们松松垮垮放在客房角落,这两天进去拿东西,那种果皮溢出的幽香氛得我简直不想出来。
所以常常唠叨此生不开个茶馆或咖啡馆真是死不瞑目。天地良心不是想做阿庆嫂,只是想实践我妹做十字绣那种自得其乐的心情。
这不,我妹真的公务员也不做了,去台湾呆了一个月,说是市场调研,回来后雇了几个人,开了个手工作坊,每天埋头做布艺手袋钱包,说是大规模上线,现在哪都看不见,等了两年才发现,其实她更沉迷于做一个工人,忘了时间成本,忘了营销才是她的首要。
参照这个案例,爱美丽说,妈咪,如果你真的开店,爱好瞬间就变成一门生意,你会失去所有的乐趣和自我陶醉。
想想也是,一旦沾上铜臭,茶就不香了。算了,还是请人喝更有福。
因为主说,施比受更为有福。
—————————————
作者简介
邓燕婷,作家,媒体人。曾任羊城晚报.新闻周刊采访部主任、深圳青年杂志社采访部主任、深圳晚报首席记者,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出租爸爸》(同名电影正在拍摄;以它改编的电视剧《我爱男保姆》已播出)、《猫看见》、《第十九洞》、《请你抚摸我》、《禁止拥抱》、《为爱分手》;散文集《散珠儿》;长篇纪实文集《绝对真实——邓燕婷采访手记》;散文《欧洲札记》获全国晚报副刊作品一等奖。
长按
凡能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称为病因。清·徐大椿《医学源流论·病同因别论》说:“凡人之所苦谓之病,所以致此病者谓之因。”病因又称为病源、病邪等。病因学说,是研究各种病因的概念、形成、性质、致病特点及其所致病证临床表现的理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病因学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将人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人体内部各种组织结构、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临床实践的经验总结等结合起来,用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观点,辩证地探求环境、外邪、精神、体质等在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从而构建中医病因学理论。
“六气病源”说被称为病因学说的创始。秦国名医医和提出:“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
(《左传·昭公元年》)。六气病源以阴阳为纲,淫生六疾统于阴阳,为最早的病因理论。《内经》以阴阳为总纲进行分类,如《素问·调经论》说:“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将病因与发病相结合,明确分为阴阳两大类,即来自于自然界气候异常变化,多伤人外部肌表的,归属于阳邪;凡饮食不节,居处失宜,起居无常,房事失度,情志过激,多伤人内在脏腑精气的,归属于阴邪。此外,《内经》还提出了病因的“三部”分类法,如《灵枢·百病始生》说:“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三部之气,所伤异类。”东汉·张机将病因与发病途径相结合,指出:“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三因论》则认为疾病的发生,“一为内疾,二为外发,三为它犯。”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首次提出了具有传染性的“乖戾之气”。宋·陈无择进一步提出“三因学说”,《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论》指出:“六淫,天之常气,冒之则先自经络流入,内合于脏腑,为外所因;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为内所因;其如饮食饥饱,叫呼伤气,金疮踒折,疰忤附着,畏压溺等,有悖常理,为不内外因。”即六淫邪气侵犯为外所因,七情所伤为内所因,饮食劳倦、跌仆金刃及虫兽所伤等为不内外因。
“三因学说”进一步明确了不同的病因有不同的侵袭和传变途径。这种将致病因素与发病途径结合起来进行病因分类的方法,使中医学病因理论更趋完善,对后世影响很大。中医学对病因的研究不断发展和创新,形成了独特的病因学理论,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
中医探求病因的主要方法:其一,“辨证求因”,又称“审证求因”,为中医探究和认识病因的特有方法。辨证求因,是以临床表现为主要依据,通过分析病证的症状、体征来推求病因。其二,问诊求因。通过问诊,了解发生疾病的原因。如外感六淫、疠气,情志内伤,饮食所伤等。这一方法简便易行,但有一定局限性,有时无法得到正确结果。中医病因学理论重点研究各类病因的形成、性质和致病特点,探讨各种病因所致病证的临床特征,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防治。
本章根据病因的来源、形成、致病途径及致病特点,分为外感病因、内伤病因、病理产物性病因、其他病因四类。
第一节 外感病因一、六淫六淫为外感病因之一。当自然界气候异常变化,或人体抗病能力下降时,风、寒、暑、湿、燥、火则成为六淫邪气而伤害人体,导致外感病的发生。
(一)六淫的概念及共同致病特点1.六淫的基本概念
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在正常情况下,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是万物生长化收藏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称为“六气”。人类长期生活在六气交互更替的环境中,对其产生了一定的适应能力,一般不会致病。但在自然界气候变化异常,超过了人体的适应能力,或人体的正气不足,抗病能力下降,不能适应自然界气候变化而导致发病时,六气则成为致病因素。此时,伤人致病的六气便称之为“六淫”。淫,有太过和浸淫之意。由于六淫是致病的邪气,所以又称其为“六邪”。
六淫致病与自然界气候变化正常与否具有相对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与该地区常年同期气候变化相比,气候变化过于强烈急骤,如严寒酷热,或暴冷暴热等;或非其时而有其气,或太过,或不及,如冬季应寒而暖等;人体不能与之相适应,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此时六气淫胜,则为六淫之邪。二是气候变化作为致病条件,与人体正气强弱及适应能力相对而言。若气候变化异常,机体正气强盛者可自我调节而不病,而正气虚弱之人则可能感邪发病;或自然界气候虽然正常变化,但因个体正气不足,体质较弱,适应能力低下,仍可感邪发病,因此对于患者而言,六气即成为致病邪气,所致病证也属六淫致病范畴。
2.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
六淫致病一般有以下共同特点:
(1)外感性六淫致病,其侵犯途径多从肌表、口鼻而入,或两者同时受邪。如风寒湿邪易犯人肌表,温热燥邪易自口鼻而入等。由于六淫邪气均是自外界侵犯人体,故称其为外感致病因素,所致疾病即称为“外感病”。部分外感病的早期有发热的症状,故又称为“外感热病”。
(2)季节性六淫致病常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如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长夏多湿病,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病等。六淫致病与时令气候变化密切相关,故其所致病变又称之为“时令病”,简称“时病”。由于气候异常变化的特殊性,因此夏季也可见寒病,冬季也可有热病。
(3)地域性六淫致病与生活、工作的区域环境密切相关。如西北多燥病、东北多寒病、江南多湿热病;久居潮湿环境多湿病;长期高温环境作业者,多燥热或火邪为病等。
(4)相兼性六淫邪气既可单独伤人致病,又可两种以上同时侵犯人体而为病。如风热感冒、暑湿感冒、湿热泄泻、风寒湿痹等。如《素问·痹论》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
六淫致病还具有病性转化的特点,如寒邪致病,可因失治误治,而由寒证转化为热证。
六淫致病,除气候因素外,还包括了生物(细菌、病*等)、物理、化学等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病变在内。
(二)六淫的性质和致病特点风、寒、暑、湿、燥、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主要是运用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即以自然界之气象、物候与人体病变过程中的临床表现相比类,经过反复临床实践的验证,不断推演、归纳、总结出来的。
1.风邪
凡致病具有善动不居、轻扬开泄等特点的外邪,称为风邪。
风气淫胜,伤人致病,则为风邪。风邪为病,以春季为多见,但终岁常在,四季皆有。风邪伤人多从皮毛而入,引起外风病证。风邪是导致外感病极为重要的致病因素,故称“风为六淫之首。”
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风邪具有轻扬、发散、透泄、向上、向外的特性,故为阳邪。风性开泄,指其伤人易使腠理不固而汗出、恶风。风邪侵袭,常伤及人体属阳的部位(头面、咽喉、肌表等),故《素问·太阴阳明论》说:“伤于风者,上先受之。”可见头痛,咽痒咳嗽,面目浮肿等症状。
(2)风性善行而数变
“善行”,指风性善动不居,游移不定,故其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征。如风寒湿三气杂至而引起的痹证,若风邪偏盛,可见游走性关节疼痛,痛无定处,称为“行痹”或“风痹”。“数变”,指风邪致病变幻无常,发病迅速。如因风而发的隐疹(荨麻疹)表现为皮肤风团,时隐时现,瘙痒时作,发无定处,此起彼伏等症状。以风邪为先导的外感病,一般发病急,传变也较快。如风中于头面,可突发口眼斜;小儿风水证,起病仅有表证,但短时间内即可现头面一身俱肿、小便短少等。故《素问·风论》说:“风者,善行而数变。”
(3)风性主动
“主动”,指风邪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征。如感受外风而面部肌肉颤动,或口眼斜,为风中经络;因金刃外伤,复受风*之邪出现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等症状,为破伤风。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风胜则动。”
(4)风为百病之长长者,始也,首也。风为百病之长,一是指风邪常兼它邪合而伤人,为外邪致病的先导。因风邪四季皆有,其性善动,凡寒、湿、暑、燥、热诸邪,常依附于风而侵犯人体,从而形成外感风寒、风湿、风热、风燥等证。《临证指南医案·卷五》说:“盖六气之中,惟风能全兼五气,如兼寒则曰风寒,兼暑则曰暑风,兼湿曰风湿,兼燥曰风燥,兼火曰风火。盖因风能鼓荡此五气而伤人,故曰百病之长……由是观之,病之因乎风起者自多也。”二是指风邪袭人致病最多。风邪终岁常在,故发病机会多;风邪伤人表里内外均可伤及,可发生多种病证。古人甚至将风邪作为外感致病因素的总称。如《素问·骨空论》说:“风者,百病之始也。”《素问·风论》曰:“风者,百病之长也。”
2.寒邪
凡致病具有寒冷、凝结、收引等特点的外邪,称为寒邪。
寒冷太过,伤人致病则为寒邪。寒邪常见于冬季,当水冰地坼之时,伤于寒者为多,故冬多寒病;但寒邪为病也可见于其他季节,如气温骤降、贪凉露宿、空调过冷、恣食生冷等,亦常为感受寒邪的重要原因。
寒邪袭人所致病证,称为外寒病证。寒客肌表,郁遏卫阳者,称为“伤寒”;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者,称为“中寒”。
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为阴气盛的表现,故称为阴邪。寒邪伤人后,机体的阳气奋起抵抗。阳气本可制阴驱寒,但若寒邪过盛,则阳气不仅不足以驱除寒邪,反为寒邪所伤,即“阴盛则阳病”。所以,感受寒邪,最易损伤人体阳气。如外寒侵袭肌表,卫阳被遏,可见恶寒发热,无汗,鼻塞喷嚏等症;寒邪直中脾胃,脾阳受损,可见脘腹冷痛,呕吐泄泻等症;寒邪直中于少阴,损伤心肾阳气,则可见恶寒踡卧,手足厥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长,精神萎靡,脉微细等症。
(2)寒性凝滞主痛凝滞,即凝结阻滞。寒性凝滞,指寒邪伤人,易使气血津液凝结、经脉阻滞。人身气血津液之所以畅行不息,全赖一身阳气的温煦推动。一旦阴寒之邪侵犯,阳气受损,失其温煦,易使经脉气血运行不畅,甚或凝结阻滞不通,不通则痛。故疼痛是寒邪致病的重要临床表现。因寒而痛,一则有明显的受寒原因;二是疼痛特点是得温则减,遇寒增剧。由于寒邪侵犯部位不同,因而可出现多种疼痛症状。如寒客肌表经络,气血凝滞不通,则头身肢体关节疼痛;痹证中若以关节冷痛为主者,称为“寒痹”或“痛痹”;寒邪直中胃肠,则脘腹剧痛;寒客肝脉,可见少腹或外阴部冷痛等。《素问·痹论》说:“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
(3)寒性收引收引,即收缩牵引。《素问·举痛论》说:“寒则气收。”寒性收引,指寒邪侵袭人体,可使气机收敛,腠理、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如寒邪伤及肌表,卫阳郁遏不得宣泄,毛窍腠理闭塞,可见恶寒,无汗等;寒客血脉,则气血凝滞,血脉挛缩,可见头身疼痛,脉紧;寒客经络关节,则挛急作痛,屈伸不利,或冷厥不仁等,《素问·举痛论》说:“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踡,缩踡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缩踡、绌急,即为寒邪所伤,经络、血脉收引而致。
3.暑邪
凡致病具有炎热、升散、兼湿特性的外邪,发病于夏至之后,立秋以前,称为暑邪。
暑乃夏季的主气。暑为火热之气所化,暑气太过,伤人致病,则为暑邪。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于夏至以后,立秋之前。故《素问·热论》说:“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
暑邪致病,有伤暑和中暑之分:起病缓,病情轻者为“伤暑”;发病急,病情重者,为“中暑”。
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为盛夏火热之气所化,火热属阳,故暑邪为阳邪。暑邪伤人多表现为一系列阳热症状,如高热、心烦、面赤、脉洪大等。
(2)暑性升散,易扰心神,伤津耗气升,即升发、向上。暑为阳邪,其性升发,故易上扰心神,或侵犯头目,出现心胸烦闷不宁、头昏、目眩、面赤等。“散”,指暑邪侵犯人体,可致腠理开泄而多汗。《素问·举痛论》说:“炅则气泄。”汗出过多,不仅伤津,而且耗气,故临床除口渴喜饮、尿赤短少等津液不足之症状外,常见气短、乏力,甚则气津耗伤太过,清窍失养而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故《素问·刺志论》说:“气虚身热,得之伤暑。”
(3)暑多挟湿暑季气候炎热,且常多雨而潮湿,热蒸湿动,水气弥漫,故暑邪致病,多挟湿邪为患。其临床表现除发热、烦渴等暑热症状外,常兼见身热不扬,汗出不畅,四肢困重,倦怠乏力,胸闷呕恶,大便溏泄不爽等湿滞症状。
4.湿邪
凡致病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特性的外邪,称为湿邪。
湿气淫胜,伤人致病,则为湿邪。湿邪为病,长夏居多,但四季均可发生。长夏,又称“季夏”,时值夏秋之交,阳热尚盛,雨水且多,热蒸湿腾,潮湿充斥,为一年中湿气最盛的季节。湿邪伤人所致的病证,称为外湿病证。外湿病证,多由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水中作业等环境中感受湿邪所致。
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湿为重浊之邪,属阴,其性黏腻、停滞、弥漫,其伤人多隐缓不觉,易导致多种病变。
(1)湿为阴邪,易伤阳气,易阻气机湿与水同类,故属阴邪。阴邪侵人,机体阳气与之抗争,故湿邪侵袭,易伤阳气。故清·叶桂《温热论·外感温热篇》说:“湿胜则阳微。”脾主运化水液,性喜燥而恶湿,故外感湿邪,常易困脾,致脾阳不振,运化无权,从而使水湿内生、停聚,发为泄泻、水肿、痰饮等。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湿胜则濡泄,甚则水闭胕肿。”
湿邪伤人常留滞于脏腑经络,阻遏气机,使脏腑气机升降失常,经络阻滞不畅。如湿阻胸膈,气机不畅则胸膈满闷;湿阻中焦,脾胃气机升降失常,纳运失司,则脘痞腹胀,食欲减退;湿停下焦,肾与膀胱气机不利,则小腹胀满、小便淋涩不畅等。
(2)湿性重浊
“重”,即沉重、附着。湿邪致病,常出现以沉重感及附着难移为特征的临床表现,如头身困重、四肢酸楚沉重并且附着难移等。湿邪外袭肌表,困遏清阳,清阳不升,则头重如裹,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因于湿,首如裹。”湿邪阻滞经络关节,阳气不得布达,则可见肌肤不仁、关节疼痛沉重或屈伸不利等,病位多固定且附着难移,称之为“湿痹”或“着痹”。“浊”,即秽浊。湿邪为患,易出现分泌物和排泄物秽浊不清的特征。如湿浊在上,则面垢、眵多;湿浊下注,则小便浑浊或滞涩不利、妇女白带过多;湿滞大肠,则大便溏泄、下痢脓血;湿邪浸淫肌肤,则可见湿疹浸淫流水等。
(3)湿性黏滞
“黏”,即黏腻不爽;“滞”,即停滞。湿邪致病,其黏腻停滞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症状的黏滞性。湿邪为患,易呈现分泌物和排泄物黏滞不爽的特征,如湿热痢疾的大便排泄不爽,淋证的小便滞涩不畅,以及汗出而黏、口黏和舌苔厚滑黏腻等。二是病程的缠绵性。因湿性黏滞,易阻气机,气不行则湿不化,胶着难解,故湿邪为病,起病隐缓,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或缠绵难愈。如湿温、湿疹、湿痹(着痹)等,皆因其湿邪难除而不易速愈,或反复发作。吴瑭《温病条辨·上焦篇》谓:“其性氤氲黏腻,非若寒邪之一汗即解,温热之一凉即退,故难速已。”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湿邪类水属阴而有趋下之势,故湿邪为病,多易伤及人体下部。如水肿、湿疹、脚气等病,以下肢较为多见,《素问·太阴阳明论》说:“伤于湿者,下先受之。”小便浑浊、泄泻、下痢、妇女带下等,多由湿邪下注所致。
5.燥邪
凡致病具有干燥、收敛等特性的外邪,称为燥邪。
燥为秋季的主气。秋季天气收敛,其气清肃,气候干燥,失于水分滋润,自然界呈现一派肃杀景象。燥气太过,伤人致病,则为燥邪。燥邪伤人,多自口鼻而入,首犯肺卫,发为外燥病证。
外燥有温燥、凉燥之别:初秋,尚有夏末之余热,久晴无雨,秋阳以曝,燥与热合,侵犯人体,发为温燥;深秋,近冬之寒气与燥相合,侵犯人体,则发为凉燥。
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邪为干涩之病邪,侵犯人体,最易损伤津液,出现各种干燥、涩滞的症状,如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皮肤干涩,甚则皲裂,毛发不荣,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燥胜则干。”
(2)燥易伤肺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肺主气司呼吸,直接与自然界大气相通,且外合皮毛,开窍于鼻,燥邪多从口鼻而入,故最易损伤肺津,从而影响肺气之宣降,甚或燥伤肺络,出现干咳少痰,或痰黏难咯,或痰中带血,甚则喘息胸痛等。由于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津耗伤,大肠失润,传导失司,可现大便干涩不畅等症。
6.火(热)邪
凡致病具有炎热升腾等特性的外邪,称为火热之邪。
火热旺于夏季,但并不像暑那样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也不受季节气候的限制,故火热之气太过,伤人致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火与热异名同类,本质皆为阳盛,都是外感六淫邪气,致病也基本相同。火邪与热邪的主要区别是:热邪致病,临床多表现为全身性弥漫性发热征象;火邪致病,临床多表现为某些局部症状,如肌肤局部红、肿、热、痛,或口舌生疮,或目赤肿痛等。另外,与火热之邪同类的尚有温邪。温邪是导致温热病的致病因素,一般多在温病范畴中应用。
火热之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火热之性燔灼、升腾,故为阳邪。阳邪伤人,致人体阳气偏亢,“阳胜则热”,故发为实热性病证,临床多见高热,恶热,烦渴,汗出,脉洪数等症。火性炎上,火热之邪易侵害人体上部,故火热病证,多发生在人体上部,尤以头面部为多见。如目赤肿痛,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糜烂,口苦咽干,牙龈肿痛,头痛眩晕,耳内肿痛或流脓等。
(2)火热易扰神火热与心相通应,故火热之邪入于营血,尤易影响心神,轻者心神不宁而心烦、失眠;重者可扰乱心神,出现狂躁不安,或神昏、谵语等症。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躁狂越,皆属于火。”
(3)火热易伤津耗气火热之邪伤人,热淫于内,一方面迫津外泄,使气随津泄而致津亏气耗;另一方面则直接消灼煎熬津液,耗伤人体的阴气。故火热之邪致病,临床表现除热象显著外,常伴有口渴喜冷饮,咽干舌燥,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津伤阴亏的征象。阳热太盛,大量伤津耗气,临床可兼见体倦乏力、少气懒言等气虚症状,重则可致全身津气脱失的虚脱证。
(4)火热易生风动血
“生风”,指火热之邪侵犯人体,燔灼津液,劫伤肝阴,筋脉失养失润,易引起“热极生风”的病证。临床表现为高热神昏,四肢抽搐,两目上视,角弓反张等。“动血”,指火热邪气入于血脉,易迫血妄行。火热之邪侵犯血脉,轻则加速血行而脉数,甚则可灼伤脉络,迫血妄行,引起各种出血证,如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皮肤发斑,妇女月经过多,崩漏等。
(5)火邪易致疮痈火邪入于血分,可聚于局部,腐蚀血肉,发为痈肿疮疡。《灵枢·痈疽》说:“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故名曰痈。”由火*壅聚所致之阳性疮疡,其临床表现以疮疡局部红肿热痛为特征。
二、疠气疠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和致病性的外感病邪的统称。当自然环境急剧变化之时,疠气易于产生和流行,其伤人则发为疫疠病。
在中医文献中,疠气又称为“疫*”“疫气”
“异气”“戾气”
“*气”“乖戾之气”等。明·吴又可《温疫论·原序》说:“夫瘟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指出疠气是有别于六淫的一类外感病邪。
疠气可通过空气传染,多从口鼻侵犯人体而致病,也可随饮食污染、蚊虫叮咬、虫兽咬伤、皮肤接触、性接触、血液传播等途径感染而发病。
疠气种类繁多,其所引起的疾病,统称为疫疠病,又称疫病、瘟病,或瘟疫。如时行感冒、痄腮(腮腺炎)、烂喉丹痧(猩红热)、白喉、天花、疫*痢(中*性痢疾)、肠伤寒、霍乱、鼠疫、疫*(急性传染性肝炎)以及流行性出血热、艾滋病(AIDS)、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都属感染疠气引起的疫病,包括了现代临床许多传染病和烈性传染病。
(一)疠气的性质和致病特点1.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疠气最主要的致病特点是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和流行性。疠气可通过空气、食物、接触等多种途径在人群中传播。因此,有无疠气接触史是诊断疫疠病的重要依据。当处在疠气流行的地域时,无论男女老少,体质强弱,凡触之者,多可发病。疠气发病,既可大面积流行,也可散在发生。
2.发病急骤,病情危笃
疠气多属热*之邪,其性暴戾,故其伤人致病具有发病急骤、来势凶猛、变化多端、病情险恶的特点,常见发热、扰神、动血、生风、剧烈吐泻等危重病状。《温疫论》述及某些疫病,“缓者朝发夕死,重者顷刻而亡”,足见疠气致病的病情凶险,死亡率高。
3.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不同疠气致病,具有一定的特异选择性,从而在不同的脏腑产生相应的病证。疠气种类不同,所致之病各异。每一种疠气所致之疫疠病,均有各自的临床特点和传变规律,所谓“一气致一病”。同一种疠气对机体致病部位又具有定位性,即某种疠气可专门侵犯某脏腑、经络或某一部位而发病,故患同一疫疠病的人群,大都症状相似。如痄腮,一般都表现为耳下腮部肿胀。疫*痢,大都表现为壮热,腹痛剧烈,里急后重,痢下赤白脓液等症状。
(二)影响疠气产生的因素影响疠气产生的因素有多种,主要有气候因素、环境因素、预防措施和社会因素等。
气候因素:自然气候的反常变化,如久旱、酷热、洪涝、湿雾瘴气等,均可孳生疠气而导致疫疠病的发生。如霍乱等病的大流行与此类因素有关。
环境因素:环境卫生不良,如水源、空气污染等,均可孳生疠气。食物污染、饮食不当也可引起疫疠病发生。如疫*痢、疫*等病,即是疠气随饮食入里而发病。地震等地质灾害也易形成疠气的流行。
预防措施不当:由于疠气具有强烈的传染性,人触之者皆可发病。若预防隔离不好,也往往造成疫疠病发生或流行。故《松峰说疫》云:“凡有疫之家,不得以衣服、饮食、器皿送于无疫之家,而无疫之家亦不得受有疫之家之衣服、饮食、器皿。”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对疫疠病发生和流行有一定的影响。若因战乱,或社会动荡不安,或工作环境恶劣,或生活极度贫困等,则易致疫病发生和流行。若国家安定,且注意卫生防疫工作,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的防疫和治疗措施,疫疠即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第二节 内伤病因内伤病因是指由于人的情志、饮食、劳逸等异常,导致气血津液失调、脏腑功能失常的致病因素。内伤病因在邪气来源、侵入途径、致病特点等方面均与外感病因有明显差异,主要包括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适度等。
一、七情内伤七情内伤,是因七情过激引起脏腑气机失调而导致疾病发生的常见致病因素。七情内伤致病,因其直接损伤内脏,可导致或诱发多种情志病。
(一)七情内伤的基本概念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一般情况下不会导致疾病。如果人的情志异常强烈持久,偏激过甚,超越了人体的生理和心理适应能力,或人体正气虚弱,脏腑精气虚衰,对情志刺激的调节适应能力低下,七情就会导致疾病发生或成为疾病发生的诱因,称为“七情内伤”。
情志活动以脏腑精气为物质基础,故情志活动与五脏精气的关系最为密切。首先,五脏精气决定五脏情志变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五脏藏精,精化为气,气化为神。五脏精气可产生相应的情志活动,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五脏精气的盛衰、气血运行的通畅,在情志产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若五脏精气阴阳及气血失调,则可出现情志的异常变化。如《灵枢·本神》说:“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素问·调经论》说:“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
其次,情志变化影响脏腑功能。情志变化过于强烈、持久,也可引起脏腑精气阴阳及气血运行失调。如大喜大惊伤心,大怒伤肝,过度思虑伤脾,过度恐惧伤肾等。在情志活动的产生和变化中,心肝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二)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情志活动与机体内外环境变化密切相关,因此,生活工作环境急剧变化,人际关系不良,以及内脏精气虚衰,气血失和,均可引起七情失常,影响相应脏腑功能,导致疾病发生。七情能否致病,除与情志本身反应强度、方式、持续时间有关外,还与个体的心理素质、心理特征、生理状态具有密切关系。七情内伤的主要致病特点有四方面:
1.直接伤及内脏
七情是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产生的七种情志变化,以内脏精气为物质基础。心藏神而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故情志所伤,必然首先影响心神;七情过激致病,又可直接伤及相应内脏,导致其精气失常、气机失调而发病。
(1)首先影响心神心藏神,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神是生命的主宰,故七情过激伤人发病,首先作用于心神,产生异常的情志反应和精神状态。如《灵枢·本神》说:“是故怵惕思虑者则伤神……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惧者,神荡惮而不收。”喜乐过度,可致精神涣散,神志失常;大怒可致气血逆乱;过于恐惧,可致神气散失,神不守舍。《素问·举痛论》说:“惊则心无所依,神无所归。”“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明确指出惊与思亦首先损及心神,然后影响相应的脏腑。故《类经·疾病类·情志九气》对此解释说:“情志之伤,虽五脏各有所属,然求其所由,则无不从心而发。”清·费伯雄《医醇賸义》说:“然七情之伤,虽分五脏而必归本于心。”
(2)损伤相应之脏七情与五脏生理密切相关,是脏腑精气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七情太过又可损伤相应之脏:心在志为喜,过喜则伤心;肝在志为怒,过怒则伤肝;脾在志为思,过度思虑则伤脾;肺在志为悲为忧,过度悲忧则伤肺;肾在志为恐,过恐则伤肾。
(3)易伤心肝脾心藏神而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因此各种情志活动的产生,都是在心神的统帅下,各脏腑精气阴阳协调作用的结果。各种环境因素作用于人体,能影响脏腑精气及其功能,也可影响心神,从而产生相应的情志活动。如《类经·疾病类·情志九气》说:“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而总统*魄,并赅志意。故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此所以五志惟心所使也。”肝藏血而主疏泄,调畅气机,促进和调节气血运行,因而肝在调节情志活动,保持心情舒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藏营而舍意,在志为思,思虑、记忆等精神活动皆与脾密切相关。故情志内伤,最易损伤心肝脾三脏:过于惊喜易伤心,导致心神不宁,可见心悸,失眠,健忘,甚则精神失常等症状;郁怒太过则伤肝,可致肝气郁结,可见两胁胀痛,胸闷太息,咽中如有异物梗阻,月经延后,甚则可见痛经、闭经、癥瘕等症状。思虑过度伤及心脾,可致心脾两虚,可见心悸,失眠多梦,食少腹胀,便溏等症状。
七情内伤,既可单一情志过激伤人,又可两种以上情志交织伤人,如惊恐、惊喜、忧思、郁怒等。多情交织致病,可损伤一个或多个脏腑。如过惊过恐,既可损伤心,又可累肾;郁怒太过,既可伤肝,又影响心脾;忧思内伤,既可伤脾,又可影响心肺等脏。
(4)易损潜病之脏腑潜病,指病变已经存在但尚无明显临床表现的病证。七情内伤不仅易损伤心肝脾三脏,而且还极易损伤潜病之脏腑。如曾患胸痹、真心痛、飧泄、头痛等病证的患者,虽临床症状已经消失,但遇有情志刺激,最易首先出现原病证的临床症状。如遇有情志刺激,胸痹患者,易首先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真心痛患者,则易出现心前区疼痛,甚至两臂内痛;飧泄患者,易首先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头痛者,则易先发偏头痛等症状。
2.影响脏腑气机
脏腑之气的运动变化,在情志活动产生和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故情志致病首伤心神,随之影响脏腑气机,导致脏腑气机升降失常而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如《素问·举痛论》说:“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怒则气上:指过怒导致肝气疏泄太过,气机上逆,甚则血随气逆、并走于上的病机变化。临床主要表现为头胀头痛,面红目赤,甚则呕血、昏厥卒倒等;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若肝气横逆,影响脾胃,可见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等症。
喜则气缓:指过度喜乐伤心,导致心气涣散不收,重者心气暴脱、神不守舍的病机变化。临床可见精神不集中,神志失常,狂乱,或见心气暴脱的大汗淋漓,气息微弱,脉微欲绝等症,如《淮南子·精神训》说:“大喜坠阳。”
思则气结:指过度思虑伤脾,导致脾气结滞、运化失职的病机变化。脾胃居于中焦,为气机升降枢纽。脾气结滞,临床可见精神萎靡,反应迟钝,不思饮食,腹胀纳呆,便溏等症状。
悲则气消:指过度悲忧伤肺,导致肺气耗伤、肺失宣降的病机变化。临床常见精神不振,意志消沉,胸闷气短,懒言乏力等症。如《素问·举痛论》说:“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
恐则气下:指过度恐惧伤肾,致使肾气不固、气陷于下的病机变化。临床可见大恐引起的二便失禁,甚则遗精等症。如《灵枢·本神》说:“恐惧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精时自下。”
惊则气乱:指猝然受惊伤及心肾,导致心神不定、气机逆乱、肾气不固的病机变化。临床可见惊悸不安,慌乱失措,甚则神志错乱,二便失禁等症。如《素问·举痛论》说:“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
情志内伤可导致脏腑气机失调,而气机失调又可妨碍脏腑的气化过程,引起精气血津液代谢失常,继而引发多种病证。如气机郁滞日久,可郁而化热化火;气机郁滞不畅,引起精瘀、津停、血瘀,继而产生痰饮、瘀血、结石等病理产物,而痰饮与瘀血互结,则又可致胸痺、癥积等。
3.多发为情志病
情志病,病名首见于明·张介宾《类经》,系指发病与情志刺激有关,具有异常情志表现的病证。情志病包括:①因情志刺激而发的病证,如郁证、癫、狂等;②因情志刺激而诱发的病证,如胸痹、真心痛、眩晕等疾病;③其他原因所致但具有情志异常表现的病证,如消渴、癥积、慢性肝胆疾病等,大都有异常的情志表现。
4.影响病情变化
七情变化对病情具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是有利于疾病康复。情绪积极乐观,七情反应适当,精神保持愉悦恬淡,有利于病情的好转乃至痊愈。二是加重病情。情绪消沉,悲观失望,或七情异常波动,不能及时调和,可使病情加重或恶化。了解七情活动对病情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对把握病情发展变化,采取全面正确治疗,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二、饮食失宜饮食是人赖以生存和维持健康的基本条件,是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精微物质的重要来源。但饮食要有一定的节制,避免因饮食失宜而内伤脾胃,影响健康。正如张仲景《金匮要略》所说:“凡饮食滋味以养于生,食之有妨,反能有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以此致危。”如果饮食失宜,可成为内伤病因,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或正气损伤而发生疾病。
饮食物主要是依赖脾胃的纳运作用进行消化吸收,故饮食失宜致病,首先损伤脾胃。由饮食失宜引起的内伤疾病常称为“饮食内伤”。饮食失宜主要包括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饮食偏嗜三种情况。
(一)饮食不节饮食不节,指饮食不能节制,明显低于或超过本人适度的饮食量,以致内伤脾胃。如过饥过饱,或饥饱无常,均可影响健康,引起疾病发生。
1.过饥
过饥,指摄食不足,如饥而不得食,或节食过度,或因脾胃功能虚弱而纳少,或因七情内伤而不思饮食,或不能按时饮食等。《灵枢·五味》说:“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长期摄食不足,营养缺乏,气血生化减少,一方面因气血亏虚而脏腑组织失养,功能活动衰退,全身虚弱;另一方面又因正气不足,抗病力弱,招致外邪入侵,从而继发其他疾病。此外,长期摄食过少,胃腑失于水谷充养,也可损伤胃气,而致胃部不适或胃脘疼痛等;如果有意过度抑制食欲,又可发展成厌食等较为顽固的心身疾病。儿童时期,如果饮食过少可致营养不良,则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
2.过饱
过饱,指饮食过量超过脾胃的承受能力,如暴饮暴食,或中气虚弱而强食,以致脾胃难于消化转输而引起疾病。轻者表现为饮食积滞不化,可见脘腹胀满疼痛,嗳腐吞酸,呕吐泄泻,厌食纳呆等,故《素问·痹论》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甚者,可因脾胃损伤,或营养过剩,而发展为消渴、肥胖、胸痹等病证。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高梁(膏粱)之变,足生大丁(疔)”等。若食积日久,脾胃运化功能久不得复,还可导致气滞、湿聚、化热、生痰等病变。
此外,对大病初愈者,若过食或食肉较多,可引起疾病复发,称为“食复”;小儿喂养过量,易致消化不良,久则可致“疳积”等症。
(二)饮食不洁饮食不洁,指食用不洁净,或陈腐变质,甚至有*的食物而导致疾病发生。饮食不洁而致病变以胃肠病为主。如进食腐败变质食物,则胃肠功能紊乱,出现脘腹疼痛,恶心呕吐,肠鸣腹泻等。若进食被寄生虫污染的食物,则可导致各种寄生虫病,如蛔虫病、蛲虫病等,常表现有腹痛时作,嗜食异物,面*肌瘦等。若进食被疫*污染的食物,可发生某些传染性疾病,如痢疾等。如果进食或误食被*物污染或有*性的食物,则会发生食物中*,轻则脘腹疼痛,呕吐腹泻,重则*气攻心,神志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说:“秽饭、馁肉、臭鱼……食之皆伤人……六畜自死,皆疫死,则有*,不可食之。”
饮食偏嗜,指特别喜好某种性味的食物,或长期偏食某些食物而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如饮食偏寒偏热,或饮食五味有所偏嗜,或嗜酒成癖等,久之可导致人体阴阳失调,气血失和,或导致某些营养物质缺乏而引起内伤疾病发生。
1.寒热偏嗜
一般而言,良好的饮食习惯要求寒温适宜,不宜过寒、过热。《灵枢·师传》说:“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也。”若过分嗜好偏寒或偏热的饮食,可导致人体阴阳失调而发生某些病变。如偏食生冷寒凉之品,久则易于耗伤脾胃阳气,导致寒湿内生;若偏嗜辛温燥热饮食,可导致肠胃积热,内伤相应脏腑,或酿成痔疮等。
2.五味偏嗜
五味,指酸、苦、甘、辛、咸。五味与五脏,各有一定的亲和性,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如果长期偏嗜某种性味的食物,就会导致相应所入之脏气偏盛,功能活动失调而引发疾病。故《素问·至真要大论》又说:“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日久,夭之由也。”五味偏嗜,既可引起本脏功能失调,也可因脏气偏盛,以致脏腑之间平衡关系失调,而出现他脏的病机改变。《素问·五藏生成》说:“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五味偏嗜,脏气偏盛,易导致“伤己所胜”和“侮所不胜”的病机变化。
3.食类偏嗜
若专食某种或某类食品,或厌恶或不食某类食物,或膳食中缺乏某些营养物质等,久之也可成为导致某些疾病发生的原因,如瘿瘤(碘缺乏)、佝偻(钙、磷代谢障碍)、夜盲(维生素A缺乏)等。如过食肥甘厚味,可聚湿生痰、化热,易致肥胖、眩晕、中风、胸痹、消渴等病变。
4.嗜酒成癖
酒性辛热,少用可和血通脉,祛寒壮神。若嗜酒成癖,伤及肝脾,久易聚湿、生痰、化热而致病,甚则变生癥积。
三、劳逸失度劳逸结合、动静相兼是保障人体健康的重要条件。如果劳逸失度,或长时间过于劳累,或过于安逸,都不利于健康,可导致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神的失常而引起疾病的发生。因此,劳逸失度也是内伤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
(一)过劳过劳,即过度劳累,也称劳倦所伤。包括劳力过度、劳神过度和房劳过度三种。
1.劳力过度
劳力过度,又称“形劳”,指较长时间的过度用力,劳伤形体,积劳成疾,或病后体虚,勉强劳作而致病。
劳力太过致病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过度劳力而耗气,损伤内脏的精气,导致脏气虚少,功能减退。由于肺为气之主,脾为生气之源,故劳力太过尤易耗伤肺脾之气。常见如少气懒言,体倦神疲,喘息汗出等。故《素问·举痛论》说:“劳则气耗。”二是过度劳力而致形体损伤,即劳伤筋骨。体力劳动,主要是筋骨、关节、肌肉的运动,如果长时间用力太过,则易致形体组织损伤,导致积劳成疾。如《素问·宣明五气》说:“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2.劳神过度
劳神过度,又称“心劳”,指长期用脑过度,思虑劳神而积劳成疾。心藏神,脾主思,血是神志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故用神过度,长思久虑,则易耗伤心血,损伤脾气,以致心神失养,神志不宁而心悸健忘,失眠多梦,以及脾失健运而纳少,腹胀,便溏,消瘦等。
3.房劳过度
房劳过度,又称“肾劳”,指房事太过,或手淫恶习,或妇女早孕多育等,耗伤肾精、肾气而致病。肾藏精,为封藏之本,肾精不宜过度耗泄。若房事不节则肾精、肾气耗伤,根本动摇,常见腰膝酸软,眩晕耳鸣,精神萎靡,性功能减退等。《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妇女早孕多育,亏耗精血,累及冲任及胞宫,易致月经失调,带下过多等妇科疾病。此外,房劳过度也是导致早衰的重要原因。
(二)过逸过逸,即过度安逸。人体每天需要适当的运动,阳气才得以振奋,气血才能流畅,通过动以养形,静以养神,从而达到动静结合,阴平阳秘。若较长时间少动安闲,或者卧床过久,或者长期用脑过少等,可使人体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神的失调而引起内伤疾病。
过度安逸致病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安逸少动,气机不畅。如果长期运动减少,则人体气机失于畅达,可导致脾胃等脏腑的功能障碍,出现胸闷,食少,腹胀,困倦,肌肉软弱或臃肿肥胖等;久则影响气血运行和津液代谢,形成气滞血瘀、水湿痰饮、结石等病变。二是阳气不振,正气虚弱。过度安逸,或长期卧床,阳气失于振奋,以致脏腑功能减退,体质虚弱,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等。故过逸致病,常见动则心悸,气喘汗出等;或抗邪无力,易感外邪致病。故《素问·宣明五气》说:“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三是长期用脑过少,加之阳气不振,可致神气衰弱,常见精神萎靡,健忘,反应迟钝等。
第三节 病理产物性病因病理产物性病因是继发于其他病变过程而产生的病理产物,这些病理产物形成之后,又作为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干扰机体的正常功能,不仅可以加重原有病情,还可引起新的病变发生,又称“继发性病因”。主要包括痰饮、瘀血、结石等。
一、痰饮(一)痰饮的基本概念痰饮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属继发性病因,较稠浊者称为痰,较清稀者称为饮。痰可分为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有形之痰,指视之可见,闻之有声,或触之可及之痰,如咳嗽吐痰、喉中痰鸣、痰核等。无形之痰,指只见其征象,不见其形质之痰,如眩晕、癫狂等,虽然无有形质可见,但用祛痰药治疗有效。因此,中医学对“痰”的认识,主要是以临床征象为依据来进行分析的。饮则多留积于人体的局部或肌肤,并因其所停留的部位不同而名称各异,如《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有“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等。
(二)痰饮的形成痰饮的形成,多因外感六淫,或内伤七情,或饮食失宜等,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化不利,水液代谢障碍,水液停聚而形成。如外感湿邪,留滞体内;七情内伤,气郁水停;恣食肥甘厚味,湿浊内生;血行瘀滞,水液不行等。饮食因素,与痰饮的形成密切有关,如《景岳全书·杂证谟·痰饮》指出:“盖痰涎之化,本由水谷,使脾强胃健,如少壮者流,则随食随化,皆成血气,焉得留而为痰。惟其不能尽化,而十留其一二,则一二为痰矣;十留三四,则三四为痰矣;甚至留其七八,则但见血气日削,而痰证日多矣。”由于肺、脾、肾、肝及三焦等对水液代谢均具有重要作用,故痰饮的形成,多与肺、脾、肾、肝及三焦的功能失常密切相关。肺主宣发肃降,为水之上源,如肺失宣降,水道不利,津液输布失司,则聚水而生痰饮;脾主运化水液,为制水之脏,脾失健运,水湿内生,可以凝聚生痰;肾主水,肾阳不足,水液不得蒸化,也可停而化生痰饮;肝主疏泄,主调畅一身气机,若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津液停积可为痰为饮;三焦为决渎之官,是水液运行的通道,若水道不利,津液失布,亦能聚水生痰。因此,凡与津液代谢密切相关之脏腑功能失调,以及所有对津液代谢有影响的致病因素,均可以导致痰饮的形成。
(三)痰饮的致病特点痰饮一旦产生,可随一身之气流窜全身,外而肌肤、筋骨、经络,内而脏腑,全身各处,无处不到,从而产生各种纷繁复杂的病变。《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说:“其为物则流动不测,故其为害,上至巅顶,下至涌泉,随气升降,周身内外皆到,五脏六腑俱有。”概括而言,其致病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阻滞气血运行
痰饮为实邪,可随气流行全身,或停滞于经脉,或留滞于脏腑,阻滞气机,妨碍气血运行。若痰饮流注于经络,则致经络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畅,出现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甚至半身不遂,或形成瘰疬痰核,阴疽流注等;若痰饮留滞于脏腑,则阻滞脏腑气机,使脏腑气机升降失常。如痰饮阻肺,肺气失于宣降,则见胸闷气喘,咳嗽吐痰等;痰饮停胃,胃气失于和降,则见恶心呕吐等;痰浊痹阻心脉,血气运行不畅,可见胸闷心痛;无形之痰气结滞于咽喉,则形成“梅核气”,临床常见咽中梗阻如有异物,咽之不下,吐之不出,胸膈满闷,情志抑郁,善太息等。
2.影响水液代谢
痰饮本为水液代谢失常产生的病理产物,但是痰饮一旦形成之后,可作为一种继发性致病因素反过来作用于人体,进一步影响肺、脾、肾、三焦等脏腑的功能活动,影响水液代谢。如痰湿困脾,可致水湿不运;痰饮阻肺,可致宣降失职,水液不布;痰饮停滞下焦,可影响肾、膀胱的蒸化功能,从而进一步导致水液停蓄。因此,痰饮致病能影响人体水液的输布与排泄,使水液进一步停留于体内,加重水液代谢障碍。
3.易于蒙蔽心神
痰饮为浊物实邪,而心神性清净。故痰浊为病,随气上逆,尤易蒙蔽清窍,扰乱心神,使心神活动失常,出现头晕目眩、精神不振等症;或者痰浊上犯,与风、火相合,蒙蔽心窍,扰乱神明,以至出现神昏谵妄,或引起癫、狂、痫等疾病。
4.致病广泛,变幻多端
痰饮随气流行,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百骸、肌肤腠理,无处不到,可停滞而引发多种疾病,因而其致病异常广泛。由于其致病面广,发病部位不一,且又易于兼邪致病,因而在临床上形成的病证繁多,症状表现非常复杂,故有“百病多由痰作祟”之说。痰饮停滞于体内,其病变可伤阳化寒,或郁而化火;可夹风、夹热,或化燥伤阴;可上犯清窍,或下注足膝,且病势缠绵,病程较长。因此,痰饮为病,还具有变幻多端,病证错综复杂的特点。
二、瘀血(一)瘀血的基本概念瘀血是体内血液停积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属继发性病因,包括体内瘀积的离经之血,以及因血液运行不畅,停滞于经脉或脏腑组织内的血液。瘀血既是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同时又是具有致病作用的“死血”。在中医文献中,瘀血又称“恶血”“衃血”“蓄血”“败血”“污血”等。“瘀血”与“血瘀”的概念有所不同。血瘀是指人身血液运行不畅或血液瘀滞不通的病机变化,属于病机学概念;而瘀血是病理产物性病因而继发产生新的病变,属于病因学概念。
(二)瘀血的形成血液的正常运行,主要与心、肺、肝、脾等脏的功能,气的推动与固摄作用,脉道的通利,以及寒热等内外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凡能影响血液正常运行,引起血液运行不畅,或导致血离经脉而瘀积的内外因素,均可导致瘀血的形成。
1.血出致瘀
各种外伤,如跌仆损伤、金刃所伤、手术创伤等,致使脉管破损而出血成为离经之血;或因脾不统血、肝不藏血等原因而致出血,以及妇女经行不畅、流产等,如果所出之血未能排出体外或及时消散,留积于体内则成瘀血。
2.气滞致瘀
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故若情志郁结,气机不畅,或痰饮等积滞体内,阻遏脉络,都会造成血液运行不畅,形成瘀血。如《血证论·吐血》说:“气为血之帅,血随之而运行;血为气之守,气得之而静谧。气结则血凝,气虚则血脱,气迫则血走。”
3.因虚致瘀
气虚则运血无力,阳虚则脉道失于温通,阴虚则脉道失于柔润,皆可引起血液运行涩滞。因此,气血阴阳失调,可导致血液在体内某些部位停积而成瘀血。
4.血寒致瘀
血得热则行,得寒则凝。若外感寒邪,入于血脉,或阴寒内盛,血脉挛缩,则血液凝涩而运行不畅,导致血液在体内某些部位瘀积不散,形成瘀血。如《灵枢·痈疽》说:“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通“涩”,闭塞之义),血泣则不通。”
《医林改错·积块》说:“血受寒则凝结成块。”
5.血热致瘀
外感火热邪气,或体内阳盛化火,入舍于血,血热互结,煎灼血中津液,使血液黏稠而运行不畅;或因热灼脉络,迫血妄行导致出血,以致血液壅滞于体内局部而不散而成瘀血,如《医林改错·积块》说:“血受热则煎熬成块。”
6.津亏致瘀
津液是血液的组成部分,故在剧烈吐泻、烧伤等津液大量丢失时,由于津液亏虚,血液黏稠,运行涩滞,亦可导致瘀血。
7.痰饮致瘀
痰饮亦为病理产物性病因,痰饮停滞,阻滞气机,妨碍血行,则导致痰瘀互结,常见眩晕头痛,心前区憋闷疼痛等症状。
(三)瘀血的致病特点瘀血形成之后,停积体内,不仅失去血液的正常濡养作用,而且可引起新的病变发生。瘀血的致病特点主要表现在:
1.易于阻滞气机
血为气母,血能载气养气,故而瘀血一旦形成,必然影响和加重气机郁滞,所谓“血瘀必兼气滞”;又因气为血帅,气机郁滞,又可引起局部或全身的血液运行不畅;因而导致血瘀气滞、气滞血瘀的恶性循环。如外伤局部,破损血脉,血出致瘀,可致受伤部位气机郁滞,出现局部青紫、肿胀、疼痛等症。
2.影响血脉运行
瘀血为血液运行失常的病理产物,但瘀血形成之后,无论瘀滞于脉内、脉外,均可影响心、肝、脉等脏腑组织的功能,导致局部或全身的血液运行失常,如瘀血阻滞于心,导致心脉痹阻,气血运行不畅,可见胸痹心痛;瘀血留滞于肝,可致肝失疏泄,肝脉阻滞,气血运行障碍,故有“恶血归肝”之说;瘀血阻滞于经脉,气血运行不利,形体官窍因脉络瘀阻,可见口唇、爪甲青紫,皮肤瘀斑,舌有瘀点、瘀斑,脉涩不畅等。如果瘀血引起脉络损伤,可致血逸脉外,症见出血、血色紫暗有块等。
3.影响新血生成
瘀血乃病理性产物,已失去对机体的正常濡养滋润作用。瘀血阻滞体内,日久不散,就会严重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脏腑失于濡养,功能失常,势必影响新血生成。因而有“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的说法。故久瘀之人,常可表现出肌肤甲错、毛发不荣等失于濡养的临床特征。《血证论·男女异同论》说:“瘀血不行,则新血断无生理……盖瘀血去则新血易生,新血生而瘀血自去。”说明瘀血阻滞与新血生成之间的辩证关系。
4.病位固定,病证繁多
瘀血一旦停滞于某脏腑组织,多难于及时消散,故其致病又具有病位相对固定的特征,如局部刺痛,固定不移,癥积肿块形成,而久不消散等。而且,瘀血阻滞的部位不同,形成原因各异,兼邪不同,其病理表现也就不同。如瘀阻于心,出现因血行不畅而胸闷心痛;瘀阻于肺,则宣降失调,或致脉络破损,可见胸痛,气促,咯血;瘀阻于肝,气机郁滞,血海不畅,经脉瘀滞,可见胁痛,癥积肿块;瘀阻胞宫,经行不畅,可见痛经,闭经,经色紫暗有块;瘀阻于肢体肌肤,可见肿痛青紫;瘀阻于脑,脑络不通,可致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或引起严重的后遗症,如痴呆,语言謇涩,半身不遂等。此外,瘀血阻滞日久,也可化热。
瘀血致病,虽然病证繁多,症状错综复杂,但具有共同的症状特点:①疼痛:一般表现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夜间痛势尤甚。②肿块:瘀血积于皮下或体内,则可见肿块,部位固定不移。若在体表,则可见局部青紫,肿胀隆起;若在体内,则扪之质硬,坚固难移。③出血:部分瘀血为病者,可见出血之象,血色紫暗,夹有瘀块。④色诊多见紫暗:一是面色紫暗,口唇、爪甲青紫等;二是舌质紫暗,或舌有瘀斑、瘀点等。⑤脉诊多见涩脉、结脉、代脉等。其他症状,亦可见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善忘等。
三、结石(一)结石的基本概念结石,指体内某些部位形成并停滞为病的砂石样病理产物或结块。常见的结石有泥沙样结石、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结石、结块样结石(如胃结石)等,且大小不一。一般来说,结石小者,易于排出;而结石较大者,难于排出,多留滞而致病。
(二)结石的形成1.饮食不当
饮食偏嗜,喜食肥甘厚味,影响脾胃运化,蕴生湿热,内结于胆,久则可形成胆结石。湿热下注,蕴结于下焦,导致肾的气化失司,日久可形成肾结石或膀胱结石。空腹食入过多的未熟柿子、黑枣等,可影响胃的受纳和通降,形成胃结石。此外,某些地域的水质中含有过量的矿物及杂质等,也是促使结石形成的原因之一。
2.情志内伤
若情志不遂,肝气郁结,疏泄失职,可导致胆气不利,胆汁淤积,排泄受阻,日久也可形成胆结石。
3.服药不当
长期过量服用某些药物,致使脏腑功能失调,或药物代谢产物沉积于局部,是形成肾或膀胱结石的原因之一。
4.体质差异
由于先天禀赋及后天因素引起的体质差异,导致对某些物质的代谢异常,从而易于在体内形成结石。
(三)结石的致病特点结石致病,由于致病因素、形成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差异很大。但总体而言,气机不畅为各种结石的基本病机,疼痛是各种结石的共同症状。
1.多发于肝、胆、肾、膀胱等脏腑
肝主疏泄,关系着胆汁的生成和排泄;肾气的蒸腾气化,影响尿液的生成和排泄,故肝肾功能失调易生成结石;胆、膀胱等管腔性器官,结石易于停留,故结石为病,以肝胆结石、肾膀胱结石最为常见。
2.病程较长,病情轻重不一
结石多为湿热内蕴,日渐煎熬而成,故大多数结石的形成过程缓慢。由于结石的大小不等,停留部位不一,故临床症状表现差异很大。一般来说,结石小,有的甚至无任何症状;结石过大,或梗塞在较狭窄的部位,则发作频繁,症状明显,疼痛剧烈。
3.阻滞气机,损伤脉络
结石为有形实邪,停留体内,势必阻滞气机,影响气血津液运行,引起局部胀痛、水液停聚等。重者,结石嵌滞于狭窄部位,如胆道或输尿管中,常出现剧烈绞痛;结石嵌滞局部,损伤脉络,可引起出血,如肾结石、膀胱结石可致尿血等。
第四节 其他病因除上述病因之外的致病因素,统称为其他病因,主要有外伤、诸虫、*邪、药邪、医过、先天因素等。
一、外伤外伤,指跌扑、利器等外力击撞,以及虫兽咬伤、烫伤、烧伤、冻伤等而导致皮肤、肌肉、筋骨和内脏损伤。外伤致病,多有明确的外伤史。常见的外伤类型,根据其损伤性质可分为外力损伤、烧烫伤、冻伤、虫兽所伤等。
(一)外力损伤外力损伤,指因机械暴力引起的创伤,包括跌仆、坠落、撞击、压轧、负重、努责、金刃等所伤。轻者可为皮肉损伤,血行不畅,出现局部青紫、肿痛或出血等;重则损伤筋骨、内脏,表现为筋肉撕裂,关节脱臼,骨折,内脏破裂,出血过多,甚至危及生命。
(二)烧烫伤烧烫伤,主要是火*为患,包括火焰、沸水、热油、蒸汽、雷电等灼伤形体。轻者灼伤皮肤而见局部灼热、红肿、疼痛或起水泡;重者焦炙肌肉筋骨而见患部如皮革样,或呈蜡白、焦*,甚至炭化样改变。若大面积烧烫伤,可致火*内攻脏腑,而神识昏迷,或大量伤津耗液而致亡阴亡阳。
(三)冻伤冻伤,是低温所造成的全身或局部的损伤。冻伤的程度与温度和受冻时间、部位等直接相关,温度越低,受冻时间越长,则冻伤程度越重。局部冻伤,多发生在手、足、耳、鼻及面颊等裸露和末端部位。初起,因寒性凝滞收引,局部可见肌肤苍白,冷麻,作痛;继而肿胀青紫,痒痛或起水泡,甚至溃烂;日久则组织坏死而难愈。全身性冻伤,多为外界阴寒太甚,御寒条件太差,致使阳气严重受损,失其温煦作用,而出现寒战,体温骤降,面色苍白,唇舌指甲青紫,肢体麻木,反应迟钝,甚则呼吸微弱,脉微欲绝,神识昏迷。如不及时救治,可危及生命。
(四)虫兽所伤虫兽所伤,主要指猛兽、*蛇、疯狗及其他家畜、动物咬伤。其中猛兽所伤,轻者局部皮肉损伤,出血,肿痛;重者可损伤内脏,或出血过多而致死亡。*蛇咬伤及蜈蚣、蜂、蝎等蜇伤,多致局部肿痛,或出现头晕,心悸,恶心呕吐,甚则昏迷等全身中*症状;特别是*蛇咬伤,常可迅速导致死亡。疯狗咬伤,除局部皮肉损伤、出血、肿痛外,经过一段时间潜伏后,可发为“狂犬病”,出现烦躁,惊慌,恐水,恐风,抽搐等症,乃至死亡。
二、诸虫诸虫即寄生虫,人体常见的寄生虫有蛔虫、蛲虫、绦虫、钩虫、血吸虫等。这类寄生虫寄居于人体内,不仅消耗人体的营养物质,还可以造成各种损害,导致疾病发生。不同的寄生虫,致病各有特点。
(一)蛔虫蛔虫,又称“蚘虫”“长虫”,致病较为普遍,尤其是儿童更为常见。多由饮食不洁,摄入被蛔虫卵污染的食物而感染。寄生于肠道,当脾胃功能失调时,易在肠中作祟而致病,可见腹部疼痛,尤以脐周疼痛为多,时轻时重,或吐清涎,或夜间磨牙等。若蛔虫上窜,入于胆道,则见胁部绞痛,恶心呕吐,或吐蛔,四肢厥冷,称为“蛔厥”。若虫扭结成团,可致肠道梗塞不通。若蛔虫寄宿日久,可致脾胃虚弱,气血日亏,面*肌瘦,在小儿则易致疳积。
(二)蛲虫蛲虫,主要通过手指、食物污染而感染,寄生于肠道。症状可见肛门奇痒,夜间尤甚,以致睡眠不安。病久亦常伤人脾胃,耗人气血。明·龚廷贤《寿世保元》说:“蛲虫者,九虫内之一虫也。在于肠间,若脏腑气爽则不妄动。胃弱阳虚,则蛲虫乘之,轻则或痒,或虫从谷道(肛门)中溢出,重者侵蚀肛门疮烂。”
(三)绦虫绦虫,又称“白虫”“寸白虫”。多因食用被污染的生鲜或未熟的猪、牛肉而得。绦虫寄生于肠道,多见腹部隐痛,腹胀或腹泻,食欲亢进,面*体瘦,有时在大便中可见白色带状成虫节片。
(四)钩虫钩虫,又称“伏虫”,常由手足皮肤黏膜接触被钩虫蚴污染的粪土而感染,初起见局部皮肤痒痛、红肿等,俗称为“粪*”。成虫寄生于小肠,可严重影响脾胃功能和耗伤气血。症见腹部隐痛,食欲不振,面*肌瘦,神疲乏力,心悸气短,甚或肢体浮肿等。
(五)血吸虫血吸虫,古代文献称“蛊”或“水蛊”,多因皮肤接触有血吸虫幼虫的疫水而感染。血吸虫病急性期有发热、咳嗽、肝肿大和肝区疼痛;慢性期有腹泻、肝脾肿大;脑型血吸虫病有症状性癫痫等;晚期有肝硬化。儿童得病,可严重影响生长发育,形成“侏儒症”。
《诸病源候论·水蛊候》说:“此由水*气结聚于内,令腹渐大……名水蛊也。”感染后,初起可见发热恶寒,咳嗽,胸痛等;日久则以胁下癥块,鼓胀腹水等为特征,后果较严重。
*邪,简称“*”,泛指一切强烈、严重损害机体结构和功能的致病因素。清·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百合狐阴阳*病证治》说:“*,邪气蕴蓄不解之谓。”凡恶物皆可称*。*的概念在中医学中应用非常广泛,病因、病机、病证、药物等,都与之有关。
(一)*邪的形成1.外来之*
来源于自然界,多为天时不正之气所感,或起居接触,或外伤感染等侵入人体所致。形成与时令、气候、环境有关,具有外感性特点。如大风苛*、疠*、疫*、热*、寒*、湿*、燥*、温*、暑*,以及梅*、秽*、水*、虫*、蛊*、漆*、煤气*、瘴*等。
2.内生之*
来源于饮食失宜、七情内伤、痰饮瘀血,治疗不当等;或脏腑功能失调,*邪郁积所致,具有内生病邪和病理产物性病因的特点。如食*、药*、丹*、瘤*、疮*、疡*、伏*(邪伏化郁而成*)、瘀*、痰*、胎*、脏*等。
(二)*邪的致病特点不同的*邪,虽各有差异,但具有共同的致病特点:
1.*性暴戾,损脏伤形
*邪致病,多发病较急,传变较快,扰及神明,病势危重,可见壮热,恶寒,神昏,谵语,烦躁,呕吐,泄泻,出血,紫癜,*疸等,甚至死亡。*邪致病,常损伤正气,导致脏腑阴阳气血失调、生理功能异常和形态结构破坏;或伤及肌肤、筋骨、血脉等形体,导致疮疡痈肿,筋伤骨坏,血脉浸淫等。
2.致病广泛,复杂多变
*邪致病,常兼挟其他病邪,侵犯部位广泛,外至形体、经络、官窍,内至脏腑,涉及多脏腑、多部位发病,导致多种疾病发生。邪气蕴结,形成*邪后,又作为新的病因,多因素交互作用,使病情更加复杂多变。如*易化热化火,伤阴败血,多见高热,汗出,口渴,舌干,便秘等火热伤阴症状;火热邪*,灼伤脉络,迫血妄行,可致吐血,衄血,咳血;热盛肉腐,则为疮疡痈肿等。
3.顽固难愈,症状秽浊
*邪蕴积,易成痼疾,反复发作,病程较长;迁延日久,则病多缠绵,难以治愈。如瘀*致病,每多挟痰,痰瘀凝结,深入于里,影响脏腑,阻滞经络;瘤*致病,结为癥积,形成痼疾。*邪致病,郁积日久,可见皮肤、黏膜等的黏液、糜烂、溃疡、腐败等秽浊不清的症状表现。
4.传染流行,病状特异
某些*邪致病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尤其在气候变化异常或环境恶劣的条件下,易于流行。感受同一*邪,一*一病,多具有特殊的、相似的病变过程和临床表现。如疫*、疹*、虫*等。
四、药邪药邪,指因药物炮制,或使用不当而引起发病的一类致病因素。药物既可治病,也可致病。如果药物炮制不当,或医生不熟悉药物的性味、用量、配伍禁忌而使用不当,或患者不遵医嘱而误服某些药物等,均可引起疾病发生。
(一)药邪的形成1.用药过量
药物用量过大,特别是一些有*药物的用量过大,则易于中*。如生川乌、生草乌、马钱子、细辛、巴豆等均含有*成分,临床使用均有用量规定,必须严格遵守,用量过大则易中*。
2.炮制不当
某些含有*性成分的药物经过适当的炮制可减轻*性。如乌头火炮或蜜制、半夏姜制、马钱子去毛去油等。如果对此类药物炮制不规范,达不到降低*性的目的,服用后则易致中*。
3.配伍不当
部分药物配伍使用时会产生*性或使*性增加。如中药“十八反”的藜芦与人参相反等。
4.用法不当
某些药物在使用上有着特殊要求和禁忌。如有的药物应先煎以减低*性,妇女妊娠期间用药禁忌等。若使用不当或违反有关禁忌,也可致副作用或变生他疾。
(二)药邪的致病特点1.中*
误服或过量服用有*药物则易致中*,且其中*症状与药物的成分、用量有关。轻者常表现为头晕心悸,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舌麻等。重者可出现全身肌肉震颤,烦躁,*疸,发绀,出血,昏迷乃至死亡。
2.加重病情,变生他疾
药物使用不当,非助邪即伤正,不仅可使原有的病情加重,还可引起新的病变发生。如妇女妊娠期间可因用药不当而引起流产、畸胎、死胎等。
五、医过医过,也称“医源性致病因素”,指由于医护人员的过失,而导致病情加重或变生他疾的一类致病因素。医源性因素涉及面很广,医护人员接触患者整个过程中的言行举止,都有可能产生正反两方面的效应。《内经》对此早有认识,并著有“疏五过论”
“征四失论”等专篇进行论述。后世医家也告诫注意避免医过的损害。
1.言行不当
医生言语亲切,行为得体,态度和蔼,可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有利于患者病情缓解。如果说话不注意场合,或语言粗鲁,态度生硬,则会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如泄露隐私,会给患者造成更大的痛苦,甚至引起严重后果。医生举止鲁莽,行为不端,也会给患者带来不信任感,甚至不良刺激,有时可因此而加重病情或导致患者拒绝治疗。
2.处方草率
诊治时漫不经心,“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
(《伤寒杂病论·序》)等草率马虎行为,包括处方用字,故意用别名、僻名,字迹潦草等,均可产生不利影响。轻者使患者在疑惑不信任状态下服用,不利于治疗,或处方药名难辨而耽误时间;重则可贻误治疗,甚至错发药物而致不测。处方用字关系重大,清·唐大烈《吴医汇讲》中专列“书方宜人共识说”,呼吁医界同道“凡书方案,字期清爽,药期共晓”。
3.诊治失误
医生诊察有失,辨证失准,以致用药失误,或手法操作不当,是重要的医源性致病因素。如用药寒热不辨,补泻误投;针刺时刺伤重要脏腑,导致气胸,或断针体内;以及推拿时用力过大或不当,引起筋脉损伤,甚或骨折等。
(二)医过的致病特点1.易致患者情志波动
医生言行不当或诊治草率,极易引起患者的不信任,甚至情志异常波动,或拒绝治疗,或导致气血紊乱而使病情加重。
2.加重病情,变生他疾
医生言行不当,处方草率,或是诊治失误,均可贻误治疗,加重病情,甚至变生他疾。
六、先天病因先天病因,指个体出生时受之于父母的病因,包括父母的遗传性病因和母体在胎儿孕育期及分娩异常所形成的病因。先天病因一般分为胎弱、胎*两个方面。
(一)胎弱胎弱,也称胎怯,指胎儿禀受父母的精血不足或异常,以致畸形,或发育障碍。胎弱的表现很多,如皮肤脆薄,发肤色白,形寒肢冷,面*肌瘦,筋骨不利,齿生不齐,项软头倾,手足痿软,神痴气怯等。
胎弱为病,主要包括两类情况:一是各类遗传性疾病。多因于父母之精本有异常,如先天性畸形等。二是先天禀赋虚弱。多因于受孕妊娠之时,父母身体虚弱,或疾病缠身;或饮食不调,七情内伤,劳逸过度,以致精血不充,胎元失养等所致。如《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说:“小儿五迟(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之证,多因父母气血虚弱,先天有亏,致儿生下筋骨软弱,行步艰难,齿不速长,坐不能稳,要皆肾气不足之故。”
(二)胎*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胎*,指妊娠早期,其母感受邪气或误用药物、误食伤胎之物,导致遗*于胎,出生后渐见某些疾病。如《诸病源候论·胎寒候》说:“小儿在胎时,其母将养取冷过度,冷气入胞,伤儿肠胃。故儿生之后,冷气犹在肠胃之间。其状,儿肠胃冷,不能消乳哺,或腹胀,或时谷利,令儿颜色素葩,时啼哭者,是胎寒故也。”又如小儿出生之后,易患疮疖、痘疹等,多与胎传火*有关。狭义胎*,指某些传染病,在胎儿期由亲代传给子代。如梅*可由其父母传染而得。
此外,近亲婚配,怀孕时遭受重大精神刺激,以及分娩时的种种意外等,也可成为先天性病因,使初生儿或出生后表现出多种异常。如先天性心脏病、唇腭裂、多指(趾)、色盲、癫痫等。同时,父母个体的体质类型也可遗传给子女,形成某些特殊的体质,决定对某些病变的易感性特点,易于患相同或相似的疾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