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特用一只炭火育雏炉,养了84只刚出生的小鸡。病死一只,夜里给拐走了两只。剩下的81只长得肥美,光滑……
年冬,E·B·怀特,这位供职于老牌杂志《纽约客》的评论员,诗人,随笔作家,文体家,突然决定跑去缅因州当农民,以操持农场为主业。没有考虑到儿子从曼哈顿的私立学校转入两间教室的乡村学校会如何,也未考虑当时在《纽约客》担任小说编辑的妻子彻底离开工作会如何,想也没想现身农村后钱从哪里来,像个疯癫的流浪风笛手一样,率领着他的小家离开了城市。事情就这样发生了。
由于是作家,闲居乡村也不免有人找上门来要求他写点东西。在他永久告别城市的前两天,《哈珀斯》杂志的编辑李·哈特曼约他出来吃午饭。饭没吃完,即邀请他撰写一个每月专栏。允诺每月三百美元。这份专栏写了五年,后集结成书,这就是《人各有异》。这本书出版十二年后,出版社认定此书堪称经典,随即将之列入《哈珀斯当代经典》,由莫里斯·毕肖普作序,几年前,得知怀特将一头扎向乡村,毕肖普教授还说:“我相信,你不会向图书界*扯你的小打小闹。”
当你翻开《人各有异》时,目录上的篇名一个挨着一个,竖直向下,举目望去,几乎没几个名字是正经严肃的,全都充满了乐趣,幽默,诗的悠然。迁居,夏季鼻炎,收文框,安全,清朗的日子,儿童读物,进步与变革,咸水农场,安息日上午,教育,四月的一个星期,电影,波士顿梗犬,未来的世界,瓦尔登湖,暑热,野营布道会,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诗歌,夜空下的羊群,报告,欢乐牌冰淇淋,农场札记,镇民会议,牧人生涯,堆肥,自由,自耕农,卫生,汽车,缅因方言,石灰失粉,训犬,未来之潮,冬日笔记,佛罗里达珊瑚岛,车房营地,春日,我的一天,重游缅湖,秋日,备忘录,猎熊,断想,歌鸟,调查表,浦姨妈,书本知识,晨与夜,奶牛,债券义售,十一月的一个星期,管控,苦寒。
在这些有名为据的小打小闹中,怀特还在四处闲逛,监督孵卵,偶尔为一本老书写篇新序。做星期日的扫除,给炉火添柴,留神不受控制的抽水马桶,再次摆正歪歪扭扭的小地毯(这场缠斗已持续了很久),给钟表上发条,自言自语。
在清朗的日子里,他从事农耕,只为了自得其乐。添置了农民从事劳动时的衣裤,踌躇再三,才踏进那片陌生又心向往之的玉米田里。伫立其中,尴尬在身后敲着脊梁骨,一举一动,有点像小姑娘玩过家家。给小鸡喂食,发觉自己不知不觉地模仿小公鸡,喉咙里唧唧咕咕。还有一次,他发现自己拿着一张纸巾,在本该扛着铲子与收蛋篮的谷仓里溜达。他从未见过村里邻居们有谁拿着纸巾闲逛的。
乡村教育不同别处。老师精力旺盛,包揽一,二,三年级的所有课程,还设法悄没声地履行很多职责,管好学生们的健康,衣着,习惯,以及孩子们的母亲,还管他们打雪仗。他们很少或根本没时间单独锻炼。老师只教知道的,能有多快有多快,能有多严格有多严格。学生们上课时乖乖坐在书桌前,一下课就在室外疯跑。在学校里,冬天投掷雪球,秋天改投夜蔷薇果。做飞镖,叠纸风车,学校自己买廉价糖果,就在教室里进行。糖果里夹着礼券,头号大奖是纸板条做的假香烟,和真的一样。与城里学校的主要区别,据怀特当时刚上一年级的儿子说,白天过得似乎比城里要快得多,像闪电一样。
在日复一日地琢磨自家农场,关心农业简报上养殖窍门后,怀特用一只炭火育雏炉,养了84只刚出生的小鸡。病死一只,夜里给拐走了两只。剩下的81只长得肥美,光滑,叫声高昂,下蛋下得热火朝天。十一月的冷冬,就为怀特的三口之家奉上惊人的枚鸡蛋,还有双*蛋。这种凶猛反常的调子,像突然中了彩头,让刚下乡的农人一家措手不及。尤其是怀特的妻子,她每天安排鸡蛋筵——“各式软软的,倒胃口的吃食,那类大病初愈硬着头皮没精打采地下咽的东西。早餐我们冷眼面对大盘炒蛋,中午是状若漂浮的孤岛的蛋奶糕,晚上喝蛋奶而不是马提尼。甚至给狗喂生鸡蛋,认定对它的毛皮肯定有益。一次,妻子思量四下无人,悄悄用鸡蛋喂猪。但仍无济于事,每吃一枚鸡蛋,小母鸡就产下两枚。”最后,怀特突发奇想,建议竖起一块标靶,每天下午投鸡蛋消遣。但只是想想,最后他还是把蛋送到了商场里,让店主帮着推销。店主是他的朋友,拒绝实在不易。
除此欢乐妙趣的烦忧,北布鲁克林缅因州的乡村,平静、哲思熠熠,让人联想起亨利·大卫·梭罗,那个执意简化生活的人,在湖边搭起小木屋,每天漫游于林间,土路上,记录冥想,*论,蚂蚁大战,秋叶更替。上世纪四十年代差六个月时,怀特信步康科德的林丛,随后写了一篇充满现代感的小文给这位极简生活方式的倡导者,窥探百年后康科德的文明。当然,无论是简·奥斯丁茶杯风波里的乡下,怀特写入《夏洛特的网》中的农场,还是梭罗那远离城镇,自成一体的独家村落,改变是不可挽回的。今日的康科德周遭的文明,是城市,村庄,农村和庄园的一种奇异浓缩。房舍,院落和田畴,不像乡村,也不像城镇。死去的庄园主栽种的*褐色山毛榉和青灰色云杉下,后人的奶山羊在啃草。门道下,停了改装过的客货两用车;葡萄架下,蹲着待售的幼犬。快餐店的门牌也竖起来了,出售冰淇淋,烘烤三明治,法兰克福热香肠,蛋奶烘饼,生发水和午餐。怀特在康科德逗留半晌,花费7.7美元,相当于梭罗八个月的饭费。帆布鞋,给一个小男孩作礼物的棒球手套和外场左手手套,旅馆和伙食,总共这么多。
悠闲偶有,忙碌却始终都在。绕过梭罗的湖边小屋,再次回到自家农场,怀特就给一九四二年下了生产指标:四千打鸡蛋,十头猪,九千磅牛奶。早上,他六点醒来,躺到六点一刻,慢慢将头从一侧扭向另一侧,检查脖颈的灵活度,想想自己的梦,然后穿好衣服,脸没刮,捧一湾冷水泼在脸上。随后下楼,带上波士顿梗犬弗雷德,穿过田野,来到养鸡场,打开鸡舍的门,观看他的二百只小鸡。返回的路上,遇到同村的乡民,聊上几句。早点过后,他带着儿子去谷仓,照料一只被划伤的羊羔。儿子抓住羊羔,他将一些松焦油灌入羊羔的伤口,看着它欢欢喜喜地蹦跳起来,奔向它的妈妈和姐妹。之后,又回到家中,坐下来搞文字工作,写给《哈珀斯》的每月专栏,他自行规定每天九点到十三点,要与书房寸步不离。但是,人困于一室简单,心可不是说绑走就绑走。辛勤了四十多分钟,脑电波为他奉上了一沓关于学校的胡思乱想:学校的野餐,各位老师,野餐所在的地点(一处离家不远的海滩)。又是安静的工作,十分钟左右过后,他突然想起要去取一具磙子,碾压田地。磙子在四英里之外。
找到磙子之后,驱车回家。这花费了他整整半个下午。因为磙子是个庞然大物,很长的圆筒形状,结构无比笨重,用了实打实的千斤顶才把磙子彻底安装在车上,带着走。医院打针,把衣物拿去送洗,购买十英尺零半英寸的导管,顺道拜访一位造船的人。晚上,又回头去看看育雏暖房。睡觉前,去看看儿子是否只盖着被子的半边,然后躺下,再次扭动脖子,长吁一口气。
村镇里的一天,会让你想起周遭存在的不是铜墙铁壁,不是有他人的胃口可以消耗的吃食,用品,交通。小鸡是活的,产蛋犹如时间滴答,永无终止。母羊半夜生产会让心情激动,处于快乐的失眠状态,第二天一早整个人会陷入头痛。病怏怏的小猪趴在干草地上,眼神很苦闷,正等着你打电话为它叫来不辞辛劳的兽医。生命完全是活生生的,等着你去关怀,过时不候。
如此晕头转向,为何还要居于乡间?
在此书中的名篇《重游缅湖》里,我们似乎能寻得了更确切的答案:
那个夏季,约在年,父亲在缅因的一处湖泊租了营地,带我们前去度过八月天。我们都给小猫染上*癣,不得不没日没夜地往胳膊和腿上涂抹旁氏癣膏,父亲还衣衫齐整地翻到在小划子上,但除此之外,假期过得很圆满,从那以后,我们都觉得,世界上再没有地方比缅因的那个湖区更美好。
作者/E?B?怀特
编写/木森田
图片/网络
Tips/《人各有异》
作者简介
E?B?怀特(E.B.White,—),“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美国随笔作家”。作为《纽约客》主要撰稿人的怀特一手奠定了影响深远的“《纽约客》文风”。怀特对尘世上的一切都怀着“面对复杂,保持欢喜”的态度,其人格魅力与文字修养一样山高水长。
内容简介
《人各有异》,是他在缅因州农场五年时间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作所为的总结。书中没有微言大义,但凡讲到社会,仍然还是常识。他写的,是一种态度,一种心境。他要建立的,是一种简朴的,审美的生活,虽然这种简朴的生活有时也需要惨淡经营,忙个焦头烂额。作为怀特最著名的随笔集,此书自一九四二年初版以来从未绝版。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看看海德格尔乡居50年的生活。
山谷里的居民
乡村生活方式研究所
最酷的乡村生活都在这儿
投稿邮箱/wlmyg
s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