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是一味古老的中药,因其形状像钉子、有强烈的香味而得名。其入药始自梁代陶弘景的《名医别录》,因花蕾干燥后酷似鸡舌又称之为“鸡舌香”。丁香花朵纤小文弱,枝条细长柔软,又经常纠结缠绕,给人一种情思百结之感,因此又有“情客”、“百结”的雅名,古往今来,与爱情、相思、幽怨结下了不解之缘,为历代文人所吟咏。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五代南唐中主李璟的“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都是流传千古的名句。
丁香品种很多,真正药用的丁香是桃金娘科植物(一般的观赏花木丁香为木犀科植物,要予以区别),以花蕾和果实入药。人们把未开放的花蕾称为公丁香或雄丁香,而把未成熟的果实称为母丁香或雌丁香,其用法与用量基本相同。通常使用的是公丁香。公丁香的花蕾开始呈白色,渐次变绿色,最后呈鲜红色时可采集。将采得的花蕾除去花梗晒干即成。以粒大花未开、香气强烈,且能沉于水中者为佳。
中医认为,丁香味辛、性温,具有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的作用。它还是一味很好的温胃药,对由寒邪引起的胃痛、呕吐、呃逆、腹痛、泄泻以及妇女寒性痛经等,均有良好的疗效,它还可缓解腹部胀气,增强消化能力,减轻恶心呕吐,尤其是孕妇害喜症状。丁香含有丁香油,对于致病性真菌及葡萄球菌、痢疾和大肠杆菌等有抑制作用,也可作外用,对体癣及足癣都有很好的疗效。
在古代,丁香常作为香口之药。唐代宫廷诗人宋之问为了掩盖自己的口臭,经常口含丁香,希望取悦武则天的笑料就是一例。取丁香1~2粒含口中治疗口臭的方法现今仍可用之,且疗效甚佳,口臭者不妨一试。
在食用方面,丁香因香气馥郁,味辛辣,常用于食品(特别是肉食及面包之类)调味,在欧洲和美国是圣诞食品特有的调味剂,在我国常作为烹制风味菜肴、卤菜及酱腌菜的辅料。
概论公丁香,丁子香,百里馨。
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
辛,温。归脾、胃、肺、肾经。
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
用于胃寒所致之呕吐、呃逆、脘腹冷痛等;及肾阳不足所致之腰膝酸软、阳痿、早泄、宫冷不孕等。
1.促进胃液分泌,增强消化力,缓解腹部胀气及恶心呕吐。
2.有镇痛、抗炎、抗惊厥作用。
3.其水煎剂醇提取物及挥发油对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结核杆菌、痢疾杆菌、白喉杆菌、伤寒杆菌等多种杆菌及白色念珠菌、许兰*癣菌等多种真菌均有抑制作用。
4.有驱虫、利胆、抗缺氧、抗血栓形成等作用。
食方举例1.治小儿尿床:丁香和肉桂等量,也可以用单味的药,研成细末,调成膏饼,贴在肚脐眼上,每晚1贴,连续3~7次,能有效改善遗尿症状。
2.治牙痛:公丁香10粒,研成粉末,牙痛时将药末纳入牙缝中,一般数秒即能止痛,重者连续用2~3次。
3.治脚癣:丁香适量研末,撒于患趾缝内或将之用70%酒精浸泡后外涂。
4.治口腔溃疡:丁香9~15克,打碎,装入瓶中,以冷水浸过药面,约4小时后,取药液涂于口腔溃疡表面,每日6~8次。
5.治疗呕吐、寒疟:大黑枣7个,去核,每个入丁香1只。将枣入水中煮烂,去丁香。将枣连汤空心服,连服7日。(《种福堂方》)
6.治疗梦遗早泄、腰膝酸软:河鳗g,山茱萸6g,丁香3g。将河鳗切段盛煲中,撒上山茱萸、丁香研碎的小粒,加*酒、蒜、姜、食盐及适量鲜汤,用文火煮熟即成。佐餐食用。(《中华现代药膳食疗手册》)
7.治疗反胃、噎膈:大雪梨1个,丁香15粒。将丁香入于雪梨内,湿纸包裹4~5层,煨熟食梨。(《仙拈集》)
使用注意1、胃热引起的呃逆或兼有口渴、口苦、口干者不宜食用。
2、热证及阴虚内热者忌服。不能与郁金同用。
家用食物谱丁香粥用料:丁香5克、大米克、生姜3片,红糖适量。
制作:将丁香择净,水煎取汁毫升。加大米煮粥,待沸时调入红糖、姜片,煮至粥熟即成;或将丁香1克,研为细末,待粥沸时与姜片、红糖同入粥中,煮至粥熟服食,每日1剂。
此粥适用于胃寒呕吐,呃逆食少,腹痛腹泻,阳萎阴冷,寒湿带下等症。
丁香雪梨汤用料:公丁香4粒,大雪梨1个,冰糖适量。
制作:丁香洗净沥干水、研末;雪梨洗净,挖出核和心,塞入丁香封好,放入炖盅内,加少许的水和冰糖适量,置锅内用小火炖1小时,即可食用。
此汤温中祛寒、暖胃止呕。适用于妊娠呕吐属脾胃虚寒者。症见妊娠期间,恶心呕吐,口淡流涎,食少脘胀,舌淡红苔薄白。
丁香火锅用料:丁香6克、蛤蜊肉克、鱼圆克、墨鱼2条、虾仁克,粉丝、芹菜、冻豆腐、葡萄酒、葱、味精、食盐各适量,鸡汤0毫升。
制作:(1)将蛤蜊肉、虾仁洗净备用;鱼圆切片;墨鱼除去腹内杂物洗净后,在开水锅里速烫一遍,切成2片;粉丝用热水泡软,切成几段;芹菜切成寸段;冻豆腐切成小块;葱切小段。(2)将以上各料先各放一半入锅,汤也加入一半,并可加入适量葡萄酒,盐少量,旺火烧5~6分钟后,即可趁热吃,边吃边加。
丁香具有强烈的芳香,有兴奋强身作用。当身体疲劳时,食丁香火锅能使人精神振奋,增强全身活力,消除疲劳。
丁香鸭煲用料:净鸭1只(约0克)、丁香5克、砂仁5克、肉桂5克、笋片10克、香菇20克,葱、姜、料酒、胡椒、食盐、白糖适量。
制作:(1)将丁香、砂仁、肉桂等中药洗净装入纱布袋内,扎口;笋与香菇切片;净鸭切块。(2)鸭块、笋、香菇、葱、姜、料酒、胡椒、盐、糖放入砂锅,加水适量。先以大火烧沸,然后投入药袋,再以小火煨2小时,加入味精调味即可。
本品适于胃脘隐痛、喜暖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减、泛吐清水、便溏、脘腹冷痛、食少吐泻、呃逆及胃肠功能紊乱患者佐餐。
丁香姜糖用料:红糖克,生姜碎末40克,丁香粉5克。
制作:(1)将红糖放入锅中,加水少许,以小火煎熬至较稠厚时,加入姜末及丁香粉调匀。(2)继续煎熬至用铲挑起即成丝状而不粘手时,停火。(3)将糖倒在涂过食油的大搪瓷盘中,稍冷切条块,即成。
丁香辛温,温肾助阳;生姜辛温,温中止呕;佐红糖能祛胃寒、助阳气,预防冻疮发生。适宜严冬季节常服。
附录
①《药性论》:"治冷气腹痛。"
②《海药本草》:"主风疳匿,骨槽劳臭。治气,乌髭发,杀虫,疗五痔,辟恶去邪。治奶头花,止五色*痢,正气,止心腹痛。"
③《日华子本草》:"治口气,反胃,疗肾气,奔豚气,阴痛,壮阳,暖腰膝,杀酒*,消痃癖,除冷劳。"
④《开宝本草》:"温脾胃,止霍乱。(治)壅胀,风*诸肿,齿疳匿。"
⑤《本草蒙筌》:"止气忒、气逆。"
⑥《纲目》:"治虚哕,小儿吐泻,痘疮胃虚灰白不发。"
⑦《本草正》:"温中快气。治上焦呃逆,除胃寒泻痢,七情五郁。"
⑧《本草汇》:"疗胸痹、阴痛,暖阴户。"
⑨《医林纂要》:"补肝、润命门,暖胃、去中寒,泻肺、散风湿。"
⑩《本草再新》:"开九窍,舒郁气,去风,行水。"
⑾《药材学》:"治慢性消化不良,胃肠充气及子宫疝痛。"
传承食医智慧;
通晓饮食真谛。
更多精选食疗美容
《神农本草经》
素食食疗课
关于课程,欢迎(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