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小品》是一代掌故名家郑逸梅经典之作。
《花果小品》,顾名思义,是有关花果的随笔,但在郑氏笔下却别具一格:形态、名目,种植经验、各地见闻,典故、诗文,更有其亲身所历的众多民国时期文人雅士的赏花逸事,娓娓道来。
为花果写照,更写名人轶事,知识性、欣赏性、可读性俱佳。
▼
杨梅
节选自《花果小品》
杨梅继枇杷而成熟,荐诸冰盘,消暑大快。又号君家果,盖昔杨修至孔君平处,君平设果,指示杨梅曰:“此君家果也。”叶细,树高丈许,春开*白花,结实有白、红、紫三色。白杨梅,扬人别有圣僧之号。或云,杨梅接桑,则结实不酸。
我苏洞庭西山产杨梅,有“东山枇杷西山杨梅”之谚语。在舟山上,舟山者,色红而刺尖,洞庭山者,色紫而刺圆,唯易烂不能多置时日,故市间充斥者,咸舟山物,洞庭山者,不能与之争长竞短也。
一昨闻诸同事某君言,洞庭山杨梅熟时,垂垂枝头,红紫可爱,最易被禽鸟啄食,又患人窃取,故果主必雇人看守,昼夜不息也。
又有害虫一种,称之为杨梅老虎。其虫遍体生毛,茸然作红黑色,体能伸缩,缩时只一二寸长,伸之有咫尺者,厥状殊可怖。山氓迷信神权,不敢杀,有则香烛供奉,令其自去,谓杀之来岁杨梅恐有不实之虞,攸关生计也。
光福杨梅亦有名,间有白杨梅,更为珍品。横山诸坞,亦产杨梅,其佳者不在光福下。
铜坑附近之安山,东麓居民多种杨梅,有钱武肃王庙,子孙世守其祀。每年杨梅初熟,必先供奉于王,然后始出售卖。盖山氓迷信,以为不知此者,王赫斯怒,而杨梅明年不再成熟,殊可笑也。
曩左宗棠莅吴,有以洞庭山杨梅为献者,左啖之而甘,不觉罄尽一筐。翌日病作,左之差役以为是献之者之罪也,执而笞之。既而左病霍然,知其事,深以差役处事不当。谓献者一片诚意,乌能反被辱责,且因甘美而多进,其过在我,况病之是否为多啖杨梅而作,未可断定乎。乃反笞责其差役,一时传为笑柄。
余杭灵峰以梅著。然《武林梵志》有周紫芝《晚至灵峰寺》诗云:“绣树千枚与万枚,云峰寺里看杨梅。青山行尽皆归去,红子熟时应再来。”则云峰杨梅,昔亦称盛也。
梅香酎者,杨梅酿酒也。见《林邑记》:“邑有杨梅,大如杯碗,青时极酸,既红,味如崖蜜,以酿酒,号梅香酒,非贵人重客不得饮之。”
人喜夸其乡味,常情也。相传有闽人与吴人晤谈,闽人夸荔枝,吴人夸杨梅。或以诗调解之曰:“闽乡玉女含冰雪,吴郡星郎驾火云。”闽人吴人遂相视而笑,亦趣事已。
金婆杨梅,为杭州隽品。昔有老妪金姓,居南山杨梅坞,杨梅甚盛,甘美殊常,俗呼金婆杨梅。
杨梅仁可治脚气。《挥麈录》云:王丰父守会稽,时童贯方用事,贯苦脚气,或云杨梅仁可治疗是疾。丰父乃裒五十石以献之,后擢为待制官。
有啖杨梅吞咽其核者,谓平日食豚儿肉,肉上有毛,深积肠胃,杨梅核有伐洗之功。此则传说之辞,不足为信。
余曾于友人许仲和家啖杨梅饼,绝腴美可口。询其制法,据云以面包屑若干,泡于牛乳内,俟其软时,再加以糖盐各半杯,鸡卵三枚,柠檬皮一撮,乳油一勺,搅匀后倾于浅锅内,以文火烘之,微焦*而止,然后以杨梅浆灌其上,饼即成矣。法尚简单,稍缓当试为之。
扶桑人之料理店中,有杨梅冰结凝一种。其形式颗颗圆,宛然如真,且入口而化,凉沁心腑,洵消暑之妙品也。
啖杨梅,诵古人杨梅佳句,亦一乐事也。岳珂云:“风露盈篮重,冰霜透齿寒。”陈景沂云:“止渴还相似,和羹谅亦同。”徐阶云:“三春叶底青丸小,五月枝头赪弹圆。”方岳云:“雪融火齐骊珠冷,粟起丹砂鹤顶殷。”李东阳云:“名从传鼎遥分派,价比隋珠亦称情。”
▲长按扫描文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