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经常听到“牛奶蛋白过敏”的说法,当宝宝出现湿疹或胃肠道表现比如呕吐、腹泻甚至血便等等情况时,医生可能会告诉爸爸妈妈,宝宝是“牛奶蛋白过敏”。那么,什么是牛奶蛋白过敏?出现牛奶蛋白过敏宝宝又该吃什么呢?
图片来自网络
当人体对绝大多数人都可以接受的天然无害物质“牛奶”出现过度反应时就称为“牛奶蛋白过敏”。那么,出现哪些情况可能是牛奶蛋白过敏呢?
跟食物过敏一样,牛奶蛋白过敏可能有包括胃肠道、皮肤、呼吸道的多种表现。对小宝宝来说,比较常见的过敏症状是胃肠道和皮肤症状。宝宝常常出现的胃肠道表现是返流、呕吐、血便,皮肤症状是大家熟悉的湿疹(比如特异性皮炎)。
怎样诊断牛奶蛋白过敏呢?很多爸爸妈妈们会要求做些检查能明确宝宝对哪些食物过敏,医院可以做的关于明确过敏原的检查包括皮肤点刺实验和血清食物过敏原IgE检测。“食物过敏”章节中已经提到,皮肤点刺实验敏感性高特异性低,容易“滥杀无辜”,血清食物过敏原IgE检测特异性高而敏感性低,容易放过“坏人”,都不是诊断牛奶蛋白的金标准。事实上,医学上诊断牛奶蛋白过敏的金标准是“食物回避+开放性激发试验”,具体说就是:怀疑牛奶蛋白过敏时,停用所有牛奶以及牛奶制品(母乳喂养者乳母停用)2-4周,停用期间婴儿使用氨基酸配方替代,停用后如果症状没有丝毫减轻说明不是对牛奶蛋白过敏,如果症状减轻甚至消失,则逐渐恢复整蛋白牛奶配方(严重症状者需要在医生监控下逐渐恢复),观察症状是否有复现或加重,如果没有加重说明不是牛奶蛋白过敏,如果症状加重说明是牛奶蛋白过敏。
如下图,是国际上通用的关于牛奶蛋白过敏的诊断和治疗流程。
一旦诊断牛奶蛋白过敏,母乳喂养者妈妈继续回避牛奶以及牛奶制品如牛奶饼干等,宝宝最好吃氨基酸配方,表现轻者也可以选择深度水解蛋白配方替代,替代时间6-9-12个月,根据病情而定。决定转换的时候需要按照蛋白质水解程度逐步转换,比如氨基酸配方深度水解配方部分水解蛋白配方整蛋白配方。转化过程中一旦正在加重,就停止转化,回到上一级配方,比如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向部分水解蛋白配方转换时出现症状加重,宝宝就只能继续吃深度水解蛋白配方。
为什么牛奶蛋白过敏要吃蛋白水解过的配方呢?牛奶蛋白的过敏原与牛奶蛋白质分子大小有关。一般来说,分子越大,致敏性(导致过敏的特性或能力)越强,反之亦然,见下图。所以,科学家们就将牛奶中的蛋白质经过不同程度水解以达到降低其致敏性的目的。很多妈妈会问:“蛋白质水解后的配方营养会不会就降低了呢?不然,为什么我宝宝吃氨基酸配方长得不好呢?”。这里需要说说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的一个广为应用的方法—氨基酸评分,即将被测食物中必需氨基酸组成与参考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模式进行比较,比值越低,即氨基酸评分越低,此种氨基酸含量越低,差异越大提示该蛋白质营养价值越低。评价牛奶蛋白质氨基酸评分的参考蛋白质是母乳蛋白质,即将配方乳中必需氨基酸组成与母乳蛋白质必需氨基酸模式比较,各必需氨基酸评分都在分左右表明各必需氨基酸含量都接近母乳中相应氨基酸含量,说明这个配方蛋白质营养价值起码不低于母乳。所以,只要这个特殊配方氨基酸评分接近母乳,就不用质疑其蛋白质营养价值。为什么有的吃水解蛋白配方的宝宝长得不好呢?根本原因是宝宝摄入量太少!这类配方如口味不太好,有些苦涩,刚转奶的宝宝不适应,奶量摄入不足导致生长不良,但是,如果诊断明确,坚持食用,宝宝会逐渐适应这个口味,增加奶量,生长会逐渐追赶。
如图三,某母乳喂养的宝宝,因为严重湿疹,诊断牛奶蛋白过敏,妈妈限制牛奶蛋白无效,于出生后4个月改为氨基酸配方,之后的2个月生长不理想,第8个月宝宝逐渐接受了这个口味,一次能吃ml奶,同时添加辅食,可以看出8-12个月期间宝宝出现明显追赶生长。
牛奶蛋白过敏是婴儿时期比较常见的疾病,目前的诊断金标准是“回避+开放性激发实验”,诊断明确后根据情况选用深度水解蛋白质配方或氨基酸配方,治疗需要持续6-12个月。
余妈妈年的第一餐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