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汗、胸闷、头晕、困倦、食欲不振、腹泻、湿疹……在梅雨季,很多人都出现这样的症状,针对这些“梅雨病”,看看长宁专家怎么说。
“中医的整体观中指出,人受环境影响,且人体各构成部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因此,在梅雨季节,人的身体也受到外界气压和湿度的影响。”医院内科副主任田芸介绍,“五脏之中,脾胃主水,湿气一多,便会影响脾胃的功能,让人体产生内湿,出现舌苔厚腻、脸色晦暗、四肢沉重等症状。此外,还会有发热、微微怕冷怕风、流清鼻涕等表现,所以祛湿健脾是梅雨季的一个重要课题。”
田芸介绍,梅雨季节容易诱发消化道、呼吸道、心脑血管等疾病。
“在梅雨季节期间,温度起伏变大,高高低低的气温及湿度变化使得本来有动脉硬化病理基础的老年人极易出现心肺、胃肠功能的减退,在情绪上也容易出现沮丧抑郁,诱发心肌缺血甚至是冠心病发作,出现胸闷和心绞痛的症状。”田芸说,“真菌好暖喜湿,一到梅雨季时,真菌感染成为第一高发皮肤病,其中真菌型湿疹、头癣、体癣、股癣、手足癣都是好发于梅雨季的皮肤疾病。另外,因食用发霉变质食物而引起的腹痛、腹泻、呕吐等为主要症状的急性胃肠疾病在这个季节也高发。”
为此,梅雨季节里,市民如何保持健康,田芸提出以下建议:
注意保温,增强抵抗力
梅雨天气下雨时有较大的温差,注意添加衣服,给膝关节保暖,防止因相对低温而降低身体的抵抗能力,尤其是大量运动后的健康人群,合并未愈的呼吸道疾病的人群,患有糖尿病、肺气肿、贫血等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保温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和抵抗病毒的能力。
通风换气,多到室外走一走
加强室内空气流通,不要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间里,并尽量少到人员密集的地方,个人使用的毛巾、被褥要勤洗,保持干爽,尽量排除可能导致过敏与皮肤疾病的根源。
注意饮食卫生,不吃隔夜菜
作息正常,充足睡眠能增强免疫力、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危害。在天气晴好之时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要注意勤洗手、勤漱口,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湿热天,吃东西要更加谨慎,生熟食物分开,不吃隔夜剩饭菜,减少油腻和辛辣,少吃冰冻食物。
图片来源医院和网络
文字:赵 立
编辑:李 博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上观号作者: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