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柳三变。在家里排行第七,也称柳七。这柳三变,天资聪颖,写得一手好词。举国上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苏东坡怎么样,欧阳修又如何,那一提起柳永来,也是只有佩服的份。 话说北宋朝仁宗年间,年号好像是叫景佑几年。通过屡次落败,年近50的柳三变中的进士,欢欣鼓舞之余,筹措满志,意欲大展宏图。却不料有人从中作梗,硬生生把他的名字划掉了。谁这么无聊啊,干这事?人家当进士不碍着谁啊。 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当时的皇帝老儿名叫赵祯的宋仁宗。 宋仁宗大家应该不陌生吧,那是出了名的仁义皇帝。平时呢,对大臣也好,对宫中的一般工作人也好,都很体贴。渴了,想喝水,都怕给大家添麻烦,忍;深夜加班困了想喝点鸡汤补补身体,一想不行,大家都睡觉了,不能因为自己的事让宫里这么多人跟着忙活,然后又忍了。上朝的时候,还是开会的时候,大臣们那个个都是口无遮拦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说,皇帝啊,你这样做不行,是不正确的,你不应该这样。皇帝的,你怎么可以给某某这个官位,不合乎规定。诸如此类,这种话经常能听得到。很多时候,说的还很不客气。仁宗有个建议吧,一提出来就被大臣们直接就抢回去了,一点面子都不给。仁宗呢,从来不会龙颜大怒的,都是一脸微笑,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有个简单道理,说,这些敢说话的人都是为他的江山社稷着想,看着他做错误的决定,不客气地指出来,这是为了江山的稳固。即便是有些大臣的意见不对,那出发点是好的,初衷是好的。那时候人们也讲不忘初心。因此仁宗不生气。可是这些简单道理,别的皇帝却很难做到。他们也有他们的理,说是你就算为了我的江山社稷考虑,你也不能让我没面子对不对?你也要尊重我对不对?不管你是不是为了江山社稷,你顶撞了圣上,就要治你罪,这些道理大家也都能接受。犯上吗,这是很严重的。做皇帝,没有威严,还有什么意义?总之,个人与个人的想法,都对,都对,没有谁是错的。 可人家仁宗不这么想,尊严算个屁,只要人家讲的对,管他用什么方式,就算是骂娘讲粗口也要听。就算说错了,那对我也没有损失,对不对,就当他没说。很明显,说话之前考虑这考虑那的,万一又给忘记了呢,万一错过了呢?所以要鼓励大臣们有话就说,给大家创造一个宽松的讲话氛围。他这样做,也是有效果的。那个时候的宋朝,出了很多的有名人物,什么苏东坡王安石欧阳父子,文化事业欣欣向荣,科技发展也蒸蒸日上,经济水平那更是世界第一。 宋仁宗的这种品格即便是在当下社会,也不多见。然而远在千年,具有九五之尊的赵祯,却能做到如此的襟怀,难得。 即便是这样,可人家毕竟是皇帝,多多少少还是有点小脾气的。再说了,你柳永虽然有才,但是你也太恃才自傲了吧。 起因是这样的。本来呢,柳永的科考已经是通过了,还是进士呢,好像级别很高,至少相当于现在的厅局长一级。因为这等级比较高,最后要皇帝亲自审查一下。高级干部吗,把关是要严一些。其实呢也是走个过场,皇帝不可能了解每一个考生。可偏偏柳永不同,名声太大了,皇帝早就有耳闻。今天,当柳永的试卷呈现在面前的时候,皇帝的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仁宗记得,就是这位柳三变,有一次考试没考中,一气之下,写了一首叫做《鹤冲天》的词,对自己未能录取,大加不满,牢骚满腹。说什么: 才子词人,只是白衣卿相 。老子考不考得上,都是才华横溢,堪比宰相。还说什么: 忍把浮名,换做浅斟低唱 。 想起这些,仁宗就恼火。好吧,你既然说朕的科举考试是浮名,何必还来考试呢?去吧,喝你的酒,填你的词去吧,别打搅了你的雅兴。 就这样,柳永又一次落第。这一年,柳永五十多岁了。大好年华已经过去一大半。 本来已经准备大展宏图,却不
白癜风康复成想有此一出。柳永肯定是十分的沮丧。我估计暗地里不知道抽了几次自己的嘴巴子。这张臭嘴,写啥《鹤冲天》,写啥《鹤冲天》,不写会死啊? 转而又一想,能在皇帝老儿那里混个脸熟,这也不是件很坏的事,说不定还是个机会。让皇帝天天惦记着,这名声还能不大?索性给自己改了个ID,直接叫 奉旨填词柳三变 ,或者 白衣卿相 。让人一看见我的名字就知道跟皇帝有些渊源。 柳永的这种视名利地位如浮云的观念,今天的社会也有人效仿,还有一个流行的网络语,叫做: 神马都是浮云 。其实,说这些话的人,内心还是对名利地位有一定的向往的,只不过暂时得不到而发出的一种牢骚话。柳永也一样,牢骚话归牢骚话,静下心来,还是要找找嘛,门路,弄个一官半职,不为别的,人总还要生活吧。做官之路,征途漫漫。 仁宗对柳永的性格不太喜欢,但是对他的词却非常欣赏。经常让歌女们唱他的歌词。柳永也是利用这个机会,写了一些歌功颂德皇帝老儿的词托人送进宫里,想求人帮忙捞个官衔。这跟当下的人送礼行贿差不多少。 可是这事让仁宗有所察觉,反而更加不会启用他了。这真是拍马屁拍到了马蹄子上,叫偷鸡不成蚀把米。 此事在陈师道的《后山诗话》有记载:柳三变游东都南、北二巷,作新乐府,骫骳从俗,天下咏之,遂传禁中。仁宗颇好其词,每对酒,必使侍从歌之再三。三变闻之,作宫词号《醉蓬莱》,因内官达后宫,且求其助。仁宗闻而觉之,自是不复歌其词矣。 跑关系找门路,不耽误谈情说爱,花前月下,饮酒赋诗。也不影响去烟花场所找灵感。即便再一次参加考试,也不需要做很多习题,很多时事问答,也不需要买当年的教学大纲。反正是要背的都背会了,无非四书五经。才气呢,已经是有了,也不需要继续努力。每次考试,依据现有的能力去,考不考得上全看运气。平时呢,就喝喝花酒,在众多的姐妹群里消磨时光。这日子也过的很惬意。很多人向往又得不到的。 青楼的姐们,个个都喜欢他,巴望着能给自己写歌词,好让自己一曲唱红。 几经周转,柳永还是获取了功名的。要不怎么说人家仁宗很仁义呢,这仁宗的仁可不是白给的。当初把他唰下来,也是一时耍个小脾气,开个小玩笑。毕竟仁宗知道这个人确实有才华,自己也喜欢听他写的歌。总憋着不听,这也不是个事。而且,柳永这人也好玩,还很幽默,取了个名字叫 奉旨填词柳三变 。有点意思。就这样,柳永出去做官了。红尘知己谢玉英 柳永是一个浪漫主义情怀的文化人,他对女性的态度也比别人要和善和礼貌,也很尊重和爱护,一般可以当成很好的知心朋友。在那个年代,他能表现出对女性的这样的态度,相当的了不起。不过这些女子也不是普通的女子,用现在的话来讲是有层次有品位的才貌俱佳的人中精品了。也有一种可能,宋朝这个社会,女性的地位没有后来朝代那么低。总之,柳永和女生们相处非常的和谐。他们之间的感情远超过了普通的朋友关系。他在仕途失意的时候也得到了这些女人们的无私帮助。 虽然在今天看来,这些女人们被称为青楼女子,是一种低下的职业,但是那个年代,人们不这么看。他们有很高的文化修养,琴诗书画样样精通,而且容貌姣好谈吐优雅,整个一现在的明星大腕。 古代的成功男人,无论是官场得意的还是商场赚钱的,都会在青楼里面寻找爱情的。家里的老婆一般都是父母根据两家的情况定下的。门当户对有一定道理,是为了家庭稳定。但是,并不能保证夫妻之间有共同的话题和思想,也不可能出现爱情。通常,男人们的爱情都会在青楼里面找。当然这是指的成功的男人,那些为了一日三餐奔波的普通男人,能够娶得上一个女人为老婆,平时缝缝补补洗洗涮涮晚上暖暖被窝,就已经很好了,哪里会寻找什么爱情。 古代的青楼女子,很多都很有修养,很多时候,她们选择男性也未必都是看谁有钱。这一点大概要比现在的女人们强点。一些落魄但是有才华的书生经常会被青楼女子收留。主要是喜欢他们的才华,更加上相貌俊美,风流倜傥。这种故事在冯梦龙的《三言二拍》里有很多,比如杜十娘啥的。相反,那些豪门的不学无术的花花公子们,姑娘们却不一定待见,常常等上三五个月,银子花了许多许多,到头来也未必能有幸让女子陪他喝一次酒。听人说,青楼女子挑男人,不是看谁最有钱。如果有男人想会一会自己心仪的女子,必须要会写诗。而且你写的诗能引起女子的注意。就是说要与众不同。你要每天把你自己写的诗词贴在姑娘的门上,由姑娘的管家每天来取。然后,哪一天,你的诗被姑娘看中了,才会回你一首。这下你就有希望了。 柳永不用搞这些,姑娘们是争着想跟他亲近的。一般都是主动找他,只为了求得一字半句的词儿。 按照当时的情况,哪位姑娘能够得到柳永的一字半句的诗词,身份马上就提高了。逢人便说,瞧见没,柳永,柳三变,柳官人,柳七,给我写的。在姑娘们中间流传着这样的句子,叫:不愿穿绫罗,愿依柳七哥;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 听着就是感人。皇帝召见都比不了柳七哥的一声呼唤。仁宗是不是会吃醋啊? 柳永他最失意的时候,去到那位女子家里,都会有人收留,好吃好喝好招待,好酒一杯聊情怀。 当时的京都汴梁,繁花簇锦,车水马龙。商铺店面热闹非凡,青楼妓院灯红酒绿,一片欣欣向荣的和谐社会氛围。 小柳很小的时候,一家人原住在东京汴梁,过着城里人无忧无虑的太平盛世的祥和日子。家境富裕,生活安逸。父亲被派往外地做官,小柳和他妈妈就回到了老家福建。在福建一住就是五年,这五年,柳永过得也很滋润。 柳永在福建的老家,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小山村。位于现在的武夷山风景区。武夷山风景区有一个古村落很有名,叫上梅镇。柳永的老家就是这里。 2003年,国庆节的时候,我曾经去武夷山游玩,当时有个伙伴哭着喊着要去上梅。我当时纳闷,上梅是个什么地方?有什么好看的?我都没听说过。我这位伙伴说很有岭南风格的古村落,还未有被旅游部门开发,游人不多,且都是一些户外爱好者去体验那种世外桃源的乡间生活。我当时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地方,也不知道柳永的老家是这里。我想那位哭着喊着要去上梅的伙伴也不知道这些,他都说了,只是知道这是一个古村落。 这位伙伴执意要去,而我们几个人又对当时的上梅不甚了解,心想既然来了武夷山,就要去著名景点才有意义啊,比如什么九曲溪虎跳崖什么的,谁知道上梅是个什么东东?回来后别人问起来,你们去武夷山玩,说上梅谁知道啊。因此,只好兵分两路了。 这就是我同上梅古镇第一次接触。然而是擦肩而过。 柳永在上梅镇住的这一段时间,可是没闲着。读书写字,背诵经典。四书五经,每日研习,不敢怠慢。当然,写诗写词那也是必须的。其中一首叫做《中峰寺》的诗当时极富盛名,流传甚广。那时候的武夷山市不叫武夷山市,叫崇安县。崇安县有个寺庙叫中峰寺,那时的柳永也就七八岁的年纪,名声却很大。十里八乡远近闻名的少年天才。 小小的柳永跟祖母生活在一起。用一句著名台词那叫 奶奶也不是你的亲奶奶 。是的,奶奶不是他的亲奶奶,是柳永的爸爸的继母。柳永父亲叫柳宜,生母早逝,柳宜是继母带大。他跟继母感情甚笃,继母待他也视如己出。柳宜长大成人,赴京城考取功名,娶妻生子,在东京汴梁日子过得风生水起。这不,柳宜又要派往全州做通判。这个官可是一个重要角色,一般都是带着中央的指令监督地方*府,相当于中央*府派往地方的外派官员。估计也是临时性的,时间不会太久,督促地方解决问题,办完事就回去。回去之后,如果事办的顺利,得到皇帝嘉奖是意料之中的事,官位的升迁也是顺理成章的。就好比现在的考察干部,要想给他升迁,必先放到基层锻炼是一个道理。这样的派出,是不能带家属的。柳宜只好把四岁的柳永和妻子送回到福建老家。 老奶奶听说孙子回来自然喜出望外,儿子在京城发展,风生水起的,后来升官发财娶妻生子,老太太在福建乡下打理田产和茶叶生意,硬是没见过儿媳和孙子。祖孙见面寒暄唏嘘,哭成一团,自不必说,打这以后,柳永就在这个风景秀丽的山村安顿下来。在这个继奶奶眼里,咱孙儿聪明乖巧,孝顺有礼貌,长得又俊俏,像个女孩子。喜欢的自是不必多言。 老太太对他那是视如掌上明珠,走哪里,带着。逢人便夸,我这孙子,出口成章,才华出众,七步能诗,堪比曹植。 这一日,逢镇上集市,周边村寨,悉数而来。寺庙门前,香火缭绕,引车卖浆,走街串巷,叫卖声此起彼伏。老太太带着孙儿来到享誉十里八乡香火鼎盛的寺庙《中峰寺》。 自从儿子去京城做官,老太太逢初一十五都要来寺庙为远方的儿子烧香拜佛,祈求神仙庇佑。什么官运亨通啊,多子多福啊,家庭幸福啊,反正就是好话连篇。孙子回来后就带着孙子一起来。附近的乡亲们都很熟悉,老远见着就打招呼。李家婶子王家姨,张家的伯父赵家叔,见谁都是一面笑,人人都夸好儿郎。 寺庙大门口,有一个千年大榕树下,榕树下,一张方桌,方桌之上一水壶和一茶杯。方桌后面站着一位书生模样的男子,四十岁左右年纪,手拿一把折扇,口里滔滔不绝。 小柳永被这位神采飞扬的先生吸引住了,站在原地不想走。奶奶叫了几次都好像是没听见一样。听得入神。 说的是这座古刹的来历。听起来确有几分神奇的经历。唐朝后期,李家王朝气数将尽,各地战火纷飞,硝烟弥漫,*阀割据一方。有一个云游的禅师,一日来到此地,看这里地势巍峨,地灵人杰,便建一所寺庙名曰《中峰寺》。禅师武艺高强,道法深厚,力大无比。虽七八壮年不得近其身。兵患匪患让老百姓民不聊生,禅师带领乡民驱匪除恶,远近十几里,方的安宁。 唐昭宗景福元年(892),这一年,战火纷飞,民不聊生。也是这一年,太原有个很著名的人物降生了,他的名字叫石敬瑭,在后来的五代十国中,占有一席之地,就是,后晋的开国君王晋高祖。放下高祖不表,单说崇安虎患。 唐朝的景福元年,崇安境内,兵患之外,更加虎患。有猛虎扰民,牲畜百姓多有受其害。禅师居中峰寺,闻得此言,遂意除虎安民。忽一日,听说又有猛虎将至,众人欲捕之,准备了弓箭棍棒刀枪剑戟等,专等猛虎再来。须臾,却见禅师骑虎归来。众人惊讶无比,都叹禅师神人也。伏虎禅师的名声不胫而走,家喻户晓。时至今日,寺中原有伏虎坛,遗迹犹存。 柳永听到此处,惊呼妙哉。脱口吟诗一首《题中峰寺》。 攀萝蹑石落崔嵬,千万峰中梵室开。僧向半空为世界,眼看平地起风雷。猿偷晓果升松去,竹逗清流入槛来。旬月经游殊不厌,欲归回首更迟回。 说书人大喊精妙,感叹柳永神童也。 凭借此事,柳永名声大振。 几年后,父亲柳宜回到京都汴梁,升官进爵自不在话下。柳永也就随母亲回到了京城,
白癜风能传染吗跟父亲团聚。终日研读圣贤,吟诗作赋,吃饭睡觉不提。 光阴荏苒,满腹经纶的柳永长大成人。面对科举考试,踌躅满志志在必得。普天之下,焉有在我柳永智商之上的人吗?我不考取状元,算我失败。 少年轻狂,恃才自傲,这就是柳永的真实写照。 柳永首秀,以失败告终。这无疑是对他的莫大的打击。 有点消沉,有点看破红尘。整天混迹青楼妓院,吟诗作画,歌舞升平,推杯换盏,饮酒取乐。这种状态对他之后的仕途非常不利。那时候,读书升官是所有读书人的目的,竞争那是相当的激烈。不像现在,读书很多情况下只是谋生的手段。有一技之长,能找到一个好工作。读书好的,找一个薪水高又不辛苦的,读书不好的,只好找一个很累,但是薪水不高的。古代读书不是为了这些,谋生的手段那是学徒的事。你要想学一门手艺,不用去学校学,而是到店里给掌柜的当学徒。当铁匠,就去铁匠铺;当木匠就去木匠铺。想做买卖就去商店当学徒。这些都跟读书没多大关系。最多认的几个字,会打算盘就成。谋生的技能,在四书五经里学不到。 古代读书,只能去做官。因此柳永这个样子,这是不行的。我查了很多资料,没有发现他父母对他这样自毁前程的做法进行过什么具体的干预措施。按道理来讲,他父母对他儿子这样的人生态度肯定不满意。很容易想象当时的场景。父亲,一定是大声斥责,训斥儿子不能光宗耀祖,不求进取,左一个不孝子右一个不肖子轮流叫着,就像红楼梦里面的贾*骂贾宝玉那样。母亲,则温和一些,一方面劝父亲不要大动干戈,一方面劝儿子振作精神,不要整天混迹风月场所,荒废青春。大抵是这些。这些做法通常是他们这类人家的标配做法。 后来我又一想,也许柳永的父亲很是理解他,用现在的话说,是一个性情中人,不拘泥于陈腐,不那么爱顽固守旧。柳永的父亲也是一位诗词达人。虽然没有留下传世之作,那也是在诗词方面有所领悟之人。柳永的诗词才华的基因有他父亲的遗传。他父亲柳宜是南唐的一个大官,被宋朝灭了之后,他们这些官宦人家就一起成为宋朝的官员。宋朝灭了南唐,但是,地方官员还是应该官复原职的,只要你愿意,也不是特别的反对新朝廷,都不会太过为难。要不然,这么多的官员从哪里来呢? 在南唐的时候,柳宜是个监察御史,归了宋朝,也官运亨通,做到了工部侍郎的位置,相当于建设部的副部长。柳永的叔叔们也是个个做官的,有在礼部的,有在地方做一方土地的父母官的。这真是一个官宦世家,典型的豪门望族。这样的家庭背景,而柳永本人又英俊潇洒才华横溢,提亲的人能少得了吗? 柳宜很是推崇南唐后主李煜的词。这也是风花雪月宛转悠扬,读来滋滋有味回味无穷的。小柳永从小受其父亲熏陶,骨子里被诗词的浓烟浸没。 基于这些原因,才有柳永长大后,所写之词,音律谐婉,风靡当时的社会,广泛传送于民间,人称 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当然,这些都是我的臆想。 青年柳永,虽未考取功名,然才华出众,人又精神,家庭背景也不错。十里八乡的,上门提亲的确实不在少数。柳永结婚很早,并生有儿子。早年的这个原配夫人,人称凤姐,也是大户人家名门望族。小姐自恃很高,一般男人根本就不爱搭理。不但长相清秀美丽,而且诗才出众,谁都看不上。但是,一听说是柳家公子,高兴的喜出望外,不顾矜持,催促媒人赶紧去说合,晚了就怕被别人抢了先。 可惜的是,婚后不久,凤姐生了儿子之后,就生病去世了。 这短暂家庭婚姻的生活是幸福和谐的,我只能这么猜测。因为,我读的柳永诗词,很多好像是怀念原配夫人的句子。比如那句 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 感觉是一人在外漂泊,思念家人的意思。当然也有人说是思念谢玉英的。 今天,我们研究柳永,很多专家学者都对他的词做很详细的考证,觉得这句子是对家里的原配写的。 就算是吧。我本人也觉得有这意思。 反正不管怎么说,短暂的婚姻之后,柳永是整天花天酒地来着。古代也有很多叛逆青年,或被逐出家门,或浪荡成性败光家业。我不知道柳永当时是怎么样跟他的家人处理这些矛盾的,不取功名也就罢了,更让人不理解的事,他也不继承家业。这在古代是一件大事,父母更加不能容忍了。甭管怎么说,柳家那是大户人家,估计不少的田产家产什么的,既然考取不了功名,回家来,经营自家的生意啊,收收地租房租啥的。不介,整天混在女人堆里,这能有什么出息? 我不理解归不理解,可人家柳三变确实是那么过来的。细节怎样,我们不得而知,只是知道,柳永混迹于烟花柳巷。 混迹于花街柳巷,则一定会有很多精彩的故事。男人一旦遇上女人,或者更加确切地说,有文化且英俊的男人一旦遇上同样有文化,又有美丽容貌的女子,那故事一定少不了。至于柳永是不是很英俊,很多文章中没有记载,我也查找了一些相关资料,均得不到证实。但是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柳永,之所以有那么多貌美如花的女人喜欢,单凭他的文采应该还不够。作为女人,从心底爱慕男性,仪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柳永也常常词作中自比于宋玉。如果相貌一般,他好意思自比宋玉?就算是你再有才华,再为女子做多么大的帮助,即便是救了她的性命,那也只能得到兄长般的尊重。这个尊重可以比天高,可以为他付出生命。通常这么讲: 大哥的大恩大德,小女子无以为报,只能来世做牛做马 等等。若是男子英俊则态度就不同,讲话的语气也不同: 小女子无以为报,只能以身相许 。 因此我断言,柳永其人定是一位风流倜傥、风情万种、风华卓著的英美男子。除了得到了女人们的尊敬和赞美,还得到了她们的情爱。 这众多的女子当中,最让人感动不已,唏嘘感叹的恐怕要数他和谢玉英的爱情了。这种爱情,一波三折,是一种旷世的爱情,个人觉得不亚于梁山伯她们,也不次于杜十娘他们。可以说,她们的爱情更加上了一个台阶,更提高了一个档次。至于怎么样的提高,听我慢慢道来。 说到柳永,无论是谁,首先想到的就是《雨霖铃》。对,没错,就是《雨霖铃》。《雨霖铃》就是柳永和谢玉英的别离。那首唱了一千年的晓风杨柳岸,那首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 京城名妓,当属陈思思、赵香香、徐冬冬最为有名。但是我这里要说的主角,名唤谢玉英。这谢玉英文采出众,写的一手好字。柳永所有诗词,倒背如流,且用蝇头小字抄录,挂满墙上。丝毫不亚于现在的青年对明星的追捧的程度。所不同的是,谢玉英的追星跟当下的青年追星在层次上相去甚远。现代青年的追星比较浅薄,追的是明星们的生肖,癖好,吃东西的习惯,穿什么衣服,上厕所的时候爱干什么。而谢玉英她们追星是有相同的情感情操等情愫,在一个很高的艺术境界之上的高雅的追星。她们心灵相通,诗词歌赋个个都是能手,才艺压身,那是上档次的。 柳三变因《鹤冲天》一词惹恼皇上仁宗,本来高分考取进士,却榜上无名。也仗着柳永的名声好,又有人在朝廷里为官,说得上话。柳永本人也确实是一个才华横溢之人,总算是却给了一个余杭县令的小官。虽有一百个不愿意,一万个不甘心,可是毕竟要生活啊。家里虽然有钱,自己也已成年,不能总是做一个啃老一族。百般无奈,前去上任吧。上任之前,终日没事可干,或跟朋友喝酒聊天抒发情怀,或在青楼打发时光。时光过得业是飞快。 眼看上任之期将近,不得不跟一众女子道别。道别之日又少不得推杯换盏,十里相送。 沿途路过江州,江州盛产美女,名妓。这柳永欲拜访江州名妓,随决定小住几日。江州故友推荐说此地有一绝色美女名叫谢玉英。不仅花容月貌,更加才情横溢,诗词书画无不精通。柳兄何不去拜会一下。 柳永闻得此言,问明了住处,便起身前往。那谢玉英闻听丫鬟禀报说有客人来访,自是不敢怠慢,起身相迎。见这位客官风流英俊,举止儒雅,风度翩翩,便有积分爱意。直接引进自己的书房。吩咐丫鬟端茶取点心招待。 那柳永进的书房,见书房非常高雅上档次,摆设很是精致不俗,且书香氤氲,墨宝清醇。书桌之上,放着一本线装的书籍,封面上写着《柳七新词》。柳永觉得新奇,打开来看,里面全是用蝇头小字抄写的自己平时的诗词作品。细看那字体,端的是规整俊秀、神韵超逸,又或是瘦劲清峻、朴茂工稳,字体结体严整、笔势沉稳,又皆得姿态虚和、古朴厚实。光看字迹就见字如见人。这写字之人非泛泛之辈。 柳永不淡定了,心想出的京城,在这个边缘之地,还有这么铁杆的粉丝,又这么有心将自己的诗词认真抄录,太出乎意料了。 想不到姑娘有如此精湛之书法功底。敢问书中诗词为何人所作? 此乃是东京才子柳七官人所做。平日里,客人们来我这里,多有吟诵,妾在一旁听着,甚爱其词,便手录之。闲暇之时,读来深感赏心悦目。 天下词人甚多,卿为何独爱柳词? 官人有所不知,这柳郎写词,不论写情写景,句句逼真,崎岖婉转,煞是揪人心肺 谢玉英说到此处,随口念出柳永的《秋思》 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这样的句子,那里是人能够写出来的,一定是神仙所作。妾每次咏读词句,爱不释手。恨不能立刻就见到他,拜倒在他的面前。 柳永很是感动,什么叫知音?这才是知音。如此懂我之人,实在难求。想到这里,柳永问她: 你说你这么崇拜柳永,你想结识他吗? 谢玉英说: 柳永乃京城名士,怎能与我这乡野女子相识。纵然我对他膜拜至极,与他相识,恐怕也是痴人说梦吧。小女子只有仰慕的份。 想这柳三变何德何能敢劳姑娘如此推崇和厚爱,实在羞愧万分 先生何出此言 在下便是柳永 谢玉英闻言大惊,当即拜倒在地: 小女子肉眼凡胎不识神仙驾到,望乞赎罪 柳永赶紧扶起,重新落座,互道温暖。谢玉英即刻招呼丫鬟重新置备酒菜佳肴,推杯换盏,细数衷肠。柳永就把如何到的此地,朋友推荐,余杭赴任一一道来。 两个人相知相约,相恨见晚,仿佛有无数话要讲。不知不觉天色渐晚。谢玉英殷勤留宿,柳永深感情意深重,欣然应允。这一晚,两个人如鱼得水,如新婚燕尔。红罗账下,极尽缠绵。 写到这里,我脑海里全部都是他们相亲相爱无话不谈的场景。人生在世,最不可比拟的享受和惬意就是能与红颜知己在语言和肉体上高度融合。精神层面和肉体层面的无限协调,让谢玉英如痴如醉,也让柳永心往神驰。这里,任何的话语都显得很苍白,都无法表述他们的感受。柳永的诗情像是喷涌的泉水,汩汩不停涌了出来。一首接一首,道不尽对这良辰美景的描述。情到深处,柳永连连写出佳作以明志,先有《两同心》一首曰: 嫩脸修蛾,淡匀轻扫。最爱学、宫体梳妆,偏能做、文人谈笑。绮筵前、舞燕歌云,别有轻妙。 饮散玉炉烟袅。洞房悄悄。锦帐里、低语偏浓,银烛下、细看俱好。那人人,昨夜分明,许伊偕老。 赞誉谢玉英博古通今,诗情外露。紧接着,柳永又为谢玉英写了一首《玉女摇仙佩》,更将她比作了仙女许飞琼: 飞琼伴侣,偶别珠宫,未返神仙行缀。取次梳妆,寻常言语,有得几多姝丽?拟把名花比,恐傍人笑我,谈何容易。细思算,奇葩艳卉,惟是深红浅白而已。争如这多情,占得人间千娇百媚。 在柳永的心目中,谢玉英就像是仙女许飞琼一样,神情骨秀,冰清玉洁,一抬头,梅香暗动,一举手,翩翩欲飞。飘摇飞曳,凌空起舞,浊世红尘中岂有如此之清爽身躯。 他们就这样吟诗对酒,谈古论今,不分白天夜晚。 幸福快乐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柳永在谢玉英之处不觉已经住了五日之多。赴任之期将至,两人不得不依依惜别。 谢玉英感激柳永对自己的赏识和理解,愿意变卖家产,跟随柳永去余杭,一辈子侍奉其左右,端茶倒水,沐浴更衣。柳永说余杭非我久留之地,我去余杭任职,时间不会很长。来年我返回京城。那时候,我来江州接你,我们共赴京都。岂不更好。谢玉英听了,大为感动,说,既蒙官人厚爱妾从此闭门谢客专等官人返回,我们白头偕老。 离别那日,柳永那首千古绝唱《雨霖铃》由此产生。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本人数次被这首词感染,每当读之,总是万般思绪在心头。忽一日,站在阳台之上,竟诗情大发,忍不住自己也高歌一曲,曰:雨霖铃,雨霖铃悲歌一曲到如今千古绝句谁在唱道尽人间清苦情长相守,长相依都门账前道别离千里烟波念去去去时有期归无期归无期,泪满衣清秋冷落雨凄凄千种风情空虚设良辰美景奈何天歌还在,情已远寒蝉空对长亭晚刘永站在杨柳岸晓风吹过一千年 《雨霖铃 》一词确实是柳永的传世之作。是一首不可多得的离别佳作。词中很多句子被无数人用过,一直到今天。 柳永离开谢玉英,到余杭上任。 在任上的三年时间里,也没有什么好写的。柳永做官,据有关资料的记载,也算是为官清正,尽职尽责。一方百姓对柳大人也是口碑甚佳。断案,搞基本建设,治理河流,提高生产效率等等这些*绩我就不想多聊了,估计也没有什么人感兴趣。为官的清廉和公正种种已经被包大人全包了,我再写,也是旧事重提,比不过包大人。包大人那是了不得,皇帝的女婿都敢搞。想那柳永,最多惩办一个没有京城背景的恶霸,小意思了。 工作之余,不免跟同僚和朋友们赏花饮酒。又没有家眷跟着,不搞搞这些,你说,下班干什么?又没有电视又不能上网的。余杭虽然地处偏远,但是,尚有几家官妓。柳永乃风流之士,性情豪放,这种场合,焉有不去之理。当然,柳永在余杭搞花街柳巷并不是说就背弃了谢玉英。那时候的观念和现在的观念有所不同。现在,如果有两个青年男女情投意合,那么另一方就不可能再去跟别的异性交往,更不能有鱼水之欢。如果有了,那是一件大事情。古代不是这么回事,柳永一直牢记对谢玉英的承诺,视谢玉英为红尘知己,每天思念,想着早日相见,这个确实不假。但是,这不妨碍他在余杭跟别的妓女交往。他自己没有觉得辜负了谢玉英,而对于谢玉英,即便是知道了柳永在余杭的所作所为,也不会有别的想法。更加不会醋意大发,哭哭滴滴,大骂男人是薄情寡义等等。即便是柳永真的背信弃义,不再信守诺言,带谢玉英回京城过两人世界,谢玉英也不会寻死觅活看破人性自暴自弃。 不过,有一件事还是可以提一提的。估计大家会感兴趣。就是柳永在余杭当*,也就是做官的时候,办过一件令人称快的事。这个故事,在冯梦龙的《喻世明言》的第十二卷说的很详细,看过此书的人一定很清楚。说是有一日,柳永和朋友们去妓院听歌。这话今天听起来怪怪的,去妓院不就是嫖吗,怎么还听歌?关于这事,我在前文已经讲过了,古代的青楼不是单纯的嫖娼的地方,那是一个很有艺术氛围的娱乐场所。哪里的女孩子很多都是才艺压人的艺术家。 话说,柳永和众朋友边喝酒,边听歌边聊天,好不快活。却听那歌女歌声悲戚婉转,似有故事。柳永把这位歌女叫上前来询问,何故如此悲伤。再三催问,姑娘便说出一段故事来。 原来姑娘名叫周月仙和一位姓*的书生情投意合,感情深浓。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有爱情,有共同语言,有共同的情趣爱好等。两个人陷入爱河的时候,这女子就不再接别的客人了,专心服侍这位书生。书生也很喜欢她。这样的好姻缘,无论哪个朝代都令人欣赏,正常人都有个能让他们结合的愿望。结婚生活是最好的结局。书生和女孩子也有此打算。无奈书生家境不太富裕,不能有足够的银子赎出姑娘。书生家离妓馆隔着一条河,姑娘每晚乘渡船过河和书生相会。每次相会两个人相亲相爱宛如新婚夫妻,然而也会为前途黯然伤神。展望未来,只能等书生考的一个功名,弄个一官半职在前来赎身。 可是偏有人从中捣乱。一个姓刘的员外看上了这位姑娘,想共求一夜之欢。姑娘是断然拒绝了,妓院的老板怎么劝说,也说不通,只好作罢。可是这刘员外不甘心,突然想出一个计谋来。 一般来讲,叫员外的,都是曾经当过官的人,见过大世面,智商也很高。因此,他有计谋。他得知因为*秀才而起,每晚乘船过河到对岸与*秀才幽会,就花钱买通了那个船家。让船家把这个姑娘强奸了,然后说好给他多少钱。果然,等姑娘再次上传到河对岸跟*秀才相会的时候,这个船家起了歹意,强奸了姑娘。月仙在船上,又不会游泳,又喊不来人,面对身强力壮的船工,那被强奸也是分分钟的事。月仙姑娘见到书生的时候,不敢告诉他自己被强奸的事。心里滋味很不好受。 刘员外再次来到妓馆,对姑娘说,你说是为书生守节,可是你昨晚为何跟船家苟且?等我把这消息告诉那书生,看你有何面目再去见人家。月仙听说大吃一惊,害怕失去书生,忙央求员外不要告诉他。刘员外就以此相要挟,再次提出让月仙陪她过夜的无耻要求。月仙无奈,只能忍气吞声,忍辱负重,答应员外的要求。 柳永听到这里,马上心生怜悯。决定帮助月仙。 当下叫来老鸨,给了足够的银两,赎出月仙,叫来*书生,两个人真正过日子去了。书生和月仙自然是千恩万谢,刘员外听说此事,心有不甘。无奈月仙已经赎身,再敢造次就要被追究调戏良家妇女的责任了,遂作罢。在当地传为佳话。 冯梦龙在写这则故事的时候,用了很多的诗句,比如说这周月仙,也是一个诗词高手。在被船家强奸后,内心悲伤,脱口说出一首诗。诗是这样的:自恨身为妓,遭污不敢言。羞归明月渡,懒上载花船。 船家偷偷把这首诗记了下来,念给刘员外听,刘员外又念给月仙听,以此作为月仙跟船家苟且的证据。然后,刘员外也作了一首诗,好像是什么 此处牙床锦被,强似芦花明月 什么的。可是,我就记不住那么多词,只是讲故事罢了。 这里只是想说,有诗情画意的人,他们的爱情才会更加精美。有这些才艺的人,才有追求,诗琴书画样样拿得起来。所以月仙能看得上*书生,这是在情理之中的。 谢玉英是一个重情义的好女子,对柳永的爱慕和敬仰不容置疑。但她也很现实。当初答应柳永在江州闭门谢客,专等柳永回来,确实是发自肺腑之言。话虽这么说,可坐吃山空,她也要生活啊。那么大的开销,喝西北风吗?再说,柳永此次一去余杭,也没有写信给她,她也不知道柳永在余杭的生活状况。是不是已经另有他人,也未可知。惆怅忧心伤感,这些是肯定的。虽然我刚说了不会因此怀疑人生,但多多少少会风愁月恨,忧心忡忡的。思念也罢,感叹也罢,总归,生活还要继续啊。日积月累车马盈门,朋友姐妹,你来我往,日子一久,难免手头紧张,入不敷出。回想跟那柳永,也不过数夜夫妻,虽说一如夫妻百日恩,但也有痴情女子薄情郎一说。再加上以前的那些个拉皮条做中介的人,从中撺掇,拉线联系,谢玉英半推半就,随风转舵,重新挂灯开业。 当时有个称为孙员外的新安商人,几次来到谢玉英住处,谋求一见,刚赶上谢玉英欲重操就业,看来人还算是温文尔雅的,就答应先交往着。孙员外虽然没有柳永那么有才华,那也是书香门第,诗琴书画样样拿的起来放得下的。再说了,人家有钱啊,也肯在玉英的身上花。谢玉英的一切花销又有了着落。除了这些,对谢玉英还算是尊重。和颜悦色,礼让恭谦的很有教养。 柳永在余杭花天酒地,谢玉英在江州重开就业。各自不通音信,各过各的。时光荏苒,一晃三年过去了。柳永任满还京,由余杭县令升任做屯田员外郎。继续在京城做官。 这柳永牢记当初谢玉英之约,途中,去江州准备接了玉英一同回京。待去到玉英府上,丫鬟相告,姑娘同孙员外去湖口看帆船比赛,已经走了数日,至今未归。柳永很是惊讶,问丫鬟,孙员外何许人也。丫鬟说道,官人有所不知,这孙员外乃是新安巨贾,慕名来到江州,几次三番到府上,求得与我家姑娘一聚。现如今,是我家姑娘相好,已相处一年有余。柳永大感意外,短短三年,物是人非。心上人已经投入了别人的怀抱。酸甜苦辣个中滋味涌上心头。诗人本是多愁伤感之人,遇到这样的事就更加伤感。眼前浮现三年前,谈诗论画,举案齐眉的场景,心思惆帐闷闷然流下两行泪来。几次离去,又几次返回,丫鬟见此人欲走还回,不肯离去,别对柳永说,官人若有话对我家姑娘说,可留下笔墨,小妾定代为转达。 于是,柳永提笔写下《击梧桐》两首,交给丫鬟,悲伤离去 柳永《击梧桐》二首存照:香靥深深,姿姿媚媚,雅格奇容天与。自识伊来便好看承,会得妖娆心素。临岐再约同欢,定是都把平生相许。又恐恩情易破难成,未免千般思虑。近日重来,空房而已,苦没叨叨言语。便认得听人教当,拟把前言轻负。见说兰台宋玉,多才多艺善词赋。试与问,朝朝暮暮,行云何处去? 词后题款为: 东京柳永,访玉卿不遇,漫题。 柳永回到东京后,对谢玉英仍然无比思念,又作《女冠子》以释愁:断云残雨。洒微凉、生轩户。动清籁、萧萧庭树。银河浓淡,华星明灭,轻云时度。莎阶寂静无睹。幽蛩切切秋吟苦。疏篁一径,流萤几点,飞来又去。对月临风,空恁无眠耿耿,暗想旧日牵情处。绮罗丛里,有人人、那回饮散,略曾谐鸳侣。因循忍便睽阻。相思不得长相聚。好天良夜,无端惹起,千愁万绪。 柳永回到东京汴梁,升任屯田员外郎,整日里忙于公务,暂时把谢玉英放在一边,又非是耐得住寂寞之人,闲暇之余也与一班京城名姬来往。升官之后,俸银也比之前多了很多,再加上一朝为官,授受他人馈赠,数字也相当可观。可是,柳永的儿子怎么样生活,从来不见他管过,却把大量的银子花在青楼妓馆。柳永的儿子后来也很有出息,据说也考取了功名,也是进士出身。谁培养的?谁教育的?儿子的这些成就难道跟父亲一点关系都没有吗?这一点真让人想不明白。风尘侠女陈师师 柳永东京为官,虽尽心尽责,励精图治,以柳永的才华,做好这份工作,并不会很吃力。所以他能有大把时间混迹于花街柳巷。在此期间,有位京城名妓叫做陈师师的女子,柳永与她关系很铁,过从甚密。经常就住在师师家中,等于长年累月包养了师师。 师师是柳永的老相好,老相知。出任余姚县令之前就认识,那时候,还有赵香香徐冬冬,号称京城三姐妹。这三个人,无论是长相和才艺,都是能数得着的人,平时,换了别人,能有一位陪伴就显得很有面子。可是咱柳大官人,一个人霸占三个,而且这三人都是倒贴的,基本上不用留用花钱。人家要的就是柳永的才气。她们不是一般人,个个素质很高,看重的是柳永的才华。现在,柳永回到京城,自然会跟她们继续交往。 师师也是也是一位很开明的女子,常常邀徐冬冬赵香香几个与柳永相聚。这几位女子都会东京最有名的妓女,色艺俱佳。柳大官人在他们身上也是出手阔绰,不吝惜银两。她们也不会完全让柳永花钱,个个也是很有家底。大家相聚在一起,饮酒作诗,歌舞升平,或出游野炊,或观赏山水,好不快活。 有一段时间,柳永忙于公务和杂事,没有到师师府上,刚有闲暇,正欲赴师师处一叙思情,不曾想,师师已派侍儿先登门相请。侍儿说,姑娘差我前来,是因为有一美人,不知姓名,自说特别仰慕员外郎,不远万里而来,住在我家主人家里,等候官人,乞即将临。 柳永便随了侍儿,来到师师家中。一进家门看到那个美人,不禁大吃一惊。原来那美人仅是他朝思暮想的谢玉英。 原来,柳永去谢玉英府上拜访不值,郁闷而去。几天后谢玉英回到家中,听丫鬟说了柳永到来如此这般,还写了诗词留给姑娘。谢玉英不看则已,一看那是悔恨交加啊。 想那柳三变果然是重情重义讲诚信重承诺的好男儿,未负签约,来寻自己。到时自己,背信弃义,忘记前约,另觅新欢,实在是羞愧万分。 之后的日子里,常常以泪洗面,思念柳郎,茶饭不思。孙员外不知就里,常以珠宝新衣相赠,以求美人开心。谢玉英不能说出真相,只好强装欢颜,把苦水吞下。日复一日,过了几个月,面露憔悴,神色灰暗,宛如生病。孙员外请来名医就诊,几服药之后,人不见好转。孙员外好生纳闷。谢玉英心里明白自己是心病。再这样下去,自己恐性命不保。 一日,谢玉英瞒了孙员外,收拾金银细软路费盘缠,偷偷出走,来到京都。 打听来打听去,知道了柳永跟陈师师关系很紧密。这就来到陈师师府上。跟师师说明原委。师师何等仗义,深明大义的侠女情怀表露无遗,随即决定帮助他们重归于好。这就有了前面那一幕。 柳永和谢玉英这次重逢,那叫做断花再续破镜重圆久别重逢如胶似漆啊。陈师师也为她们高兴,当下摆下酒宴,推杯换盏,共叙情缘。大家是皆大欢喜。 谢玉英在东京并无居所,住在柳永家里也是多有不便。陈师师别挽留谢玉英在与陈思思同住。 可是同住也是不方便啊。你想啊,柳永来了,怎么办?在陈师师的床上翻云覆雨?不像话吧,虽然说,陈师师和柳永那也是一对戏水的鸳鸯,但是现在不同了,柳永的旧相知来了,自己应该回避才好。虽然这事谢玉英心里也很明白,估计也不介意陈师师和柳永继续来往。但是,还是觉得别扭。所以陈师师拿自己家的院子划出一部分给柳永和谢玉英住。这种狭义之举,真是男儿所不及也。 这柳永和谢玉英,就像是一对新婚夫妇,从此两个人相亲相爱。谢玉英是不再接客了,一心一意伺服柳永,但是,柳永却还是同别的女人有染。比如师师,香香她们几个好朋友。谢玉英也不介意,反而跟她们姐妹相称,日子过得非常和谐。 柳永的词,正如谢玉英讲的,写情和写景都很出神入化。当时北方的金国很强大,后来屡次侵入中原,给宋朝的统治带了极大威胁。金国的国王,叫做完颜亮的,这个人也是一个柳永的粉丝。他特别喜欢读柳永词。每有新作,必找人收录。柳永有一首词叫《望海潮》,词中有赞杭州之美: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完颜亮被词中描述的江南繁花似锦的美景迷得五迷三道的。随起了占领之心。 遂起投鞭渡江、立马吴山之志。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而且隔年便以六十万大*浩浩荡荡南下攻宋,说干就干。想不到一首词有如此的号召力,这种副作用简直是始料不及,人们差点就把浪子柳永当成了 特 务 来办,也从某种侧面证明了柳词的巨大杀伤力。 俗话说,情场得意,官场就不怎么样。 柳永做官清廉,但是人际关系就很糟糕。跟同僚们相处不是很愉快,同上级之间,也处理不好关系。再加上官场腐败,柳永又自恃才高,看不起别人,长期以往,不但升迁无望,现有的职位也岌岌可危。 就有*敌,看柳永不顺眼,到皇帝老儿那里去告黑状。仁宗本来就对柳永有成见,又有这么多人说他坏话,干脆就罢了他的屯田员外郎。从此,柳永的官运戛然而止。索性,没有了官场闹人心的龌龊事,异性混迹歌舞升平中,却也正和柳郎之意。 事情的缘由是这样引起的。 景佑四年,公历是1037年。这一年,就是柳永进入官场的第四年。前面讲过了,他是景佑元年考中进士,先是被仁宗嘲讽,后又启用为余杭县令,做了三年县令,好不容易回到京城升为了屯田。好好的日子刚刚开始,就因为他的才华惹祸了。 有一个当朝的宰相,名字叫做吕夷简的,过60岁生日,大办生日宴会。请了不少的社会名流。柳永虽有名气,但是,吕夷简没有请他。不知道什么原因,是不是官衔低了点?还是他们不是一个圈子。按道理,同在京城为官,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柳永家又是名门望族,于情于理于世俗,都改请他过去。不请就不请吧,各玩各的也没啥,偏偏家里的歌姬给吕夷简建议说,今天六十大寿,要唱新歌。可是当下又没有新歌,现编吧,在场的人又没有人有这能耐。自然而然,大家就想到柳永了。 不管怎么说吧,这时候,吕夷简才想起了柳永。也没啥不好意思的,不请他来一定是有很充分的理由。毕竟自己是宰相,柳永是下属,请不请,都能说得过去。当下派人去柳永府上,请柳永写歌词。柳永也不介意,宰相大人看得起自己,这也是好事啊。再说,吕夷简还备了厚礼,锦绣绸缎好几大匹。这礼可不薄。 柳永在家,正在文思涌动,见有人来访,是吕夷简来求祝寿的词句,大笔一挥,一蹴而就。 这首词叫做《千秋岁》。一听就知道是跟祝寿有关的。词中也是历数吕夷简一生丰功伟绩,极尽赞美之能事。写完之后,突然觉得自己很龌蹉。这么肉麻的词句也能说出来?觉得有损于自己的清高形象。随后有马上写了一首《西江月》想自嘲自己一下,也是给自己找个借口。 这《西江月》写得好,我这里把它抄录下来。上一首《千秋岁》就算了。腹内胎生异锦,笔端舌喷长江。纵教匹绢字难尝,不屑与人称量。我不求人富贵,人需求我文章。风流才子占词场,真是白衣卿相。 这首词真的很有意思,读来深感柳永诙谐幽默又自恃才高。当朝宰相又如何?我不主动攀附你,你还得求我写歌词。这首词够分量。 也是该柳永倒霉啊,本来这首词是柳永写给自己聊以慰藉,却这时候,陈师师派人来请柳永过去喝酒。柳永一听是师师有请,自然高兴,胡乱把两首词装在一个信封里让吕夷简的家人带走。 这吕夷简拆开信封,先是看到了《千秋岁》。自然十分开心。但是,当看了《西江月》,十分生气,大骂道: 轻浮小子,不知天高地厚。不就写几句歌词吗,老夫还用求你?神马东西。有机会一定让你狗日的吃不了兜着走。 从此记恨柳永。可那柳永还浑然不知。依旧天天歌舞升平饮酒作词,风花雪夜。谢玉英,陈师师,赵香香,徐冬冬轮番陪着柳永。互相之间,和谐相处,如同亲姐妹。柳永也是出手阔绰,花钱如流水。好在关饷不薄,尚且够他挥霍。一众妓女也是仰慕柳郎才华,真心待他,视如知己。柳永的词在这时候就像是喷泉一样,大有井喷之势。在女人的温柔乡,哀怨婉转, 过了没多久,朝廷翰林缺员。吏部就有人推荐柳永。宋仁宗也很了解柳永,知道他却有才华。几次科举高中,被自己戏弄,弄得颠沛流离,想起来心有愧疚。就准备听取吏部的意见,启用柳永。 翰林学士,这可是很多的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位置。能做到这个位置,那就是国家级的官员。 可是这时候,小人出现了。之前求柳永写歌词的吕夷简说话了。他对皇帝说,这个柳永啊,专心于歌词写作和逛妓院玩女人,他本人根本就没有做官升迁的念头。没什么官瘾。你提拔他,他不觉皇恩浩荡。这还是其次,万一你重用他之后,他玩忽职守怎么办?这么重要的工作岗位,光想着风花雪夜,喝酒品词。哪有心思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上呢?请皇帝大人三思啊。 仁宗一想,也是这个道理啊。这柳三变几次三番地蔑视朝廷,整天的对本朝冷嘲热讽的实在是让人恼火。索性,屯田员外郎你 也别做了,做你的专业词人去吧。 想到这里,仁宗大笔一挥,写下:柳永不求富贵,谁将富贵求之?任作白衣卿相,风前月下填词。 这下麻烦了,不但没有升官,饭碗都丢了。屯田员外郎做不成了。每天不用上班,有更加多的时间作词,饮酒,玩情调了。 下岗之后,一心一意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省去了虚与委蛇和官场应酬,活出自己,活在当下,等等。这是私下流行的鸡汤文用词,用在古代也很适用。鸡汤就是这样,听起来如甘露,让人沁人心脾,那叫一个舒坦啊,但是现实是残酷的。毕竟生活来源断了。吃什么喝什么?风前月下有银子吗? 失意是一定的。这以后,索性就一头扎进女人堆里。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全部由妓女门供给。妓女们讲情义,想想柳哥对自己的好处,个个争相供应生活费用。 断了粮的柳大官人,落魄了,也更加洒脱了。俸银是没了,但是有了女孩子们的关切和爱护。这也是很正能量的一件事。叫人间自有真情在。 后人在评价柳词的时候,也有诟病其粗俗和低下的,说是柳永写的那些个东东上不了档次。李清照就很看不惯他的用词,说是太过于低俗,有时候把男女之床事写的那么露骨。话虽如此,一转眼,她也: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 。可见其口是心非。且后来也称赞柳永说 露花倒影柳三变,桂子飘香张九成 。 格调不高的怪论也一直延续到今天。很多所谓学者,更是以今天的道德标准评价柳永沉迷于歌姬之中,不能够像苏东坡那样写出大江东去的豪言壮语,是歌姬们毁了他的才气等谬论。 文人煞有介事不提,单说柳永彻底告别了官场,完全回归女人堆里,平日里相处最多的当然是这四个人,那就是,陈师师,赵香香,徐冬冬,谢玉英。他们四个人当中,谢玉英就好比是结发妻子一样,不在接客,一心一意照顾柳永的生活。陈师师则像个后宫的主管,有组织领导能力,遇到一些纠纷她会出面解决。徐冬冬和赵香香也是各有千秋,谦恭礼让,他们相处非常融洽。 平日里,柳永除了和这四位贴心的姑娘在一起,还要去找别的妓女。谢玉英她们也能理解。从来不会干预。表现的十分贤达有礼。 然而,花无百日红,人无百日好。这种相安无事的太平祥和的日子没过多久,悲剧发生了。 一个很普通的早上,太阳依旧从东方升起。这一夜,柳永并没有在谢玉英家住。这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也许头一天喝醉了,也许是另有他事。以前也经常在别的女人家住。今天是夜宿赵香香家。 今天,柳永起的比平时要早。赵香香见柳永眼神恍惚,神情诡异。半醒半梦地喃喃自语。香香没有太在意,起身为柳永准备洗漱更衣用具。扭头一看,柳永已经起身来到香香身边。眼神已经恢复了往日的神情。对香香说:我跟众姐妹的情缘已尽,以后不能服侍姐姐们了。香香很是诧异,说到:官人何出此言,我们众姐妹离不开你。就算你能抛开我们众姐妹,谢玉英那里,如果没有你,她还能独自活着吗?柳永说,这事由不得我,昨夜玉帝托梦给我,差遣天使通告我,说是玉帝每天听那个霓裳羽衣舞腻了,让我上天庭写新曲。玉皇大帝的圣旨,谁敢不听。我现在就洗漱更衣。时间紧迫,来不及通知各位姐姐,往你带我向他们告别吧。 随即讨得香汤沐浴,穿戴整齐,瞑目而坐。 香香听了不以为然,说到,这不就是一个梦吗,你还信这个,平日里你可是一个神*不怕的主,又洒脱不羁,不拜神信佛的,怎么着,今个这是怎么了? 见柳永半天不说话,回头望时,柳永已经死了,赵香香大惊失色,慌忙去谢玉英家中通报。那谢玉英一听,马上昏了过去。一通的掐人中喷凉水才缓过劲来。嚎啕大哭,撕心裂肺。众人却说,止住哭泣,便立即赶到香香家来。她边走边哭,惊天动地,街坊邻居都出来观望议论。好一个重情重义的女子。陈师师、徐冬冬以及平日里走动较多的妓女,得知此事,也一同来到香香家。 虽然说柳永也是做官的,但是这几年并没有攒下什么家底,平时都花掉了,再加上后来丢了官,没有经济来源全靠众姐妹接济。那谢玉英虽说跟他终身,却也不花费他分毫,还把自己带来的家底供他享用。如今,柳永已死,所有丧葬费用全靠众姐妹操持。 就像以前一样,陈师师为首,众姐妹帮忙,把这事也办得风风光光。谢玉英以妻子身份,参加葬礼,守灵戴孝。其余一干众人陪同。出殡那天,半城缟素,一片哭声。整个京城的妓女全部来了送别。 她们买了一块风景秀丽的地,安葬了柳永。坟上竖一小碑,史铭刻: 奉旨填词柳三变之墓 数字,安慰柳永的在天之灵。 就在柳永去世两个月之后,谢玉英悲伤过度,茶饭不思,也因病而死。一众姐妹吧谢玉英安葬于柳永坟墓之侧,为使他们永远相恋生死不分离。 一代词仙就此陨落,人间再没有柳三变。呜呼哀哉,令后人悲叹惋惜。从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每逢清明,众妓女不约而同,自备祭品悼念柳七。后人有诗题柳墓云:乐游原上妓如云,尽上风流柳七坟。可笑纷纷缙绅辈,怜才不及众红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