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癣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红楼梦金玉良缘是薛家的谎言和尚道士和通 [复制链接]

1#

贯穿《红楼梦》全书的“金玉良缘”其实是薛家编造的谎言,自导自演的骗局。

“金玉良缘”在宝钗要上京城选秀的时候,其实并不存在。直到薛蟠打死人命,是薛家寄居贾府开始算计贾宝玉的时候,才设计出来的。

书中薛家内部薛姨妈、莺儿、薛蟠对此的口径都不统一,薛家作为女方主动在贾府宣传多年,可贾府长辈没有一个人公开回应,甚至连下人都不当回事。如果是真的天赐姻缘,没有只告诉女方,男方一无所知的道理。

更可笑的是薛家让宝钗挂着一块大街上随便就可以买到的黄金锁,就想匹配宝玉的通灵玉!自己也觉得心虚,还找人写了和通灵玉上的字配对的话镶嵌上,又借和尚道士捏造故事。结果就是弄巧成拙,人家宝玉的通灵玉根本不管姻缘!

“金玉良缘”更是跟癞头和尚、跛足道人没有半毛钱关系,因为他们是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的化身,把世间男女情爱都视作冤孽,他们是济世渡人的,不是造孽的,更不会插手世俗情缘。

其实,所谓“金玉良缘”就是薛家想用自己的家产(金)去攀附贾府的权势(玉),在王薛联姻之后再来一场财富和权势的结合。可惜薛家打错了算盘,贾府还有几代爵位,不会像王家一样为了捞钱低头联姻,娶媳妇更是追求清贵书香门第,谋求家族转型科举世家。

薛家因为“金玉良缘”在贾府经营多年,付出了很多,到头来薛宝钗耽误成了老姑娘,贾府也没有半点要让她嫁给宝玉的意思。直到贾府败落,宝钗才嫁给宝玉,结果宝玉宁愿出家也不和宝钗过日子,宝钗年轻守寡苦苦煎熬,哪里是什么“良缘”,简直就是“孽债”啊!

“金玉良缘”的谎言有多离谱?薛家借才子佳人套路编故事,漏洞百出

《红楼梦》中所谓“金玉良缘”主要是这么回事:薛姨妈带着宝钗薛蟠住在贾府几年后,突然亲自对王夫人等人放出话来,说“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她不仅在内宅说,还告诉了她的傻儿子薛蟠说;连丫鬟莺儿都知道这码事。

薛家的意思很明显,就像策划出来一个企划活动:薛姨妈负责跟贾府高层宣传,薛蟠负责贾府外围爷们推广,莺儿负责给贾府的丫鬟下人做地面活动。

看上去各个层面全方位覆盖了对吧,按理说宣传效果应该不错。可结果呢!贾府高层掌权者没有一个人回应,就连王夫人也没公开表态点头,贾府的小厮过了好几年依然认为宝二爷的媳妇将来准是林姑娘,再怎么嘴碎的婆子也没有一个人主动提起过“金玉良缘”这码事。

只有林黛玉和贾宝玉因为这个事儿斤斤计较,因为这俩聪明孩子在面对恋爱试探期智商下降。后来他们定情后,再也没拿什么金什么玉当回事了。

薛家作为女方,这么积极主动地在贾府卖力推销女儿,宝钗个人条件很好,为啥落得这么尴尬呢?当然是因为门不当户不对,无权无职的没落皇商薛家,居然想和京城权贵荣国公的嫡孙结婚,社会阶层差了好几个档次,人家荣国府如果回应一下那都算没面子的,直接不搭理就完了。

再就是因为薛姨妈这个人的能力真的很差劲,没有能力培养儿子,支撑家业,虽然满心想着权力金钱,可惜没有去谋算的脑子,编个谎话都编得漏洞百出。

因为薛姨妈没文化,只听过一些才子佳人的戏和说书故事,所以她就用宝玉的通灵玉为银子,借用风月传奇中男女主角用小物件定情婚配的套路。给宝钗打了个黄金锁,找个酸秀才照着通灵玉上的话对了个联,雕刻在了金锁上。

再就是薛姨妈比较嘴碎唠叨,说话分不清重点,逻辑也不严谨。所以她没有整理好话术,加上她找的宣传员都不太聪明的样子,导致传播出来都没能统一口径。

薛姨妈对王夫人说:“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结为婚姻”;

薛姨妈对薛蟠说:“宝钗的金要拣有玉的才可正配”

莺儿跟宝玉说:“(吉利话)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錾在金器上。”

所以,和尚给的金锁还是吉利话呢?金玉的话是薛姨妈说的还是和尚说的?如果一个人同时听了这三种说法,肯定会觉得很矛盾。

薛家人自己首先就乱套了,这样传播出去,已经闹了笑话。再推敲一下,就会发现更大的漏洞。

如果“金玉良缘”真的是神仙预定的天赐姻缘,宝钗上京城参加选秀的时候为什么完全不考虑?古人可是非常迷信的,尤其是薛家把这事儿当成正经事来说,可见是很相信的,怎么就笃定皇帝也有玉?是玉玺吗?如果是玉佩,那随便一个有钱人家的公子都可以的。

如果“金玉良缘”是和尚说的,金锁、吉利话都是和尚给的,薛蟠为啥不知道?在三十四回,薛蟠因为宝钗护着宝玉误会他的时候,他想要用“金玉良缘”的事情来怼宝钗,他应该这么说:“那个癞头和尚说,你这金要拣有玉的才可正配,你留了心,见宝玉有那劳什骨子,你知道自己将来非他不嫁,你自然如今行动护着他。”

薛蟠半个字没提到癞头和尚,好像完全不知道这码事,也不知道癞头和尚这个人。他只说是薛姨妈告诉他“金玉良缘”的事情。这就很不正常了,薛姨妈跟王夫人等人宣传也就罢了,怎么还跟自己儿子也要亲自通知?

以薛蟠薛家长子的身份,又比宝钗大几岁,更比莺儿还要大许多。嘴巴大又爱八卦,此时又想要宝钗急了眼,如果真的有和尚给宝钗赠金锁,批姻缘,他不会不说。

还有个重要的证据就是薛家人都不认识癞头和尚。作者专门在宝玉遭魔魇的时候安排薛家人和癞头和尚出现在了同一个画面里。癞头和尚出现在贾府,拿着宝玉的通灵玉持诵的时候,薛蟠、薛姨妈和宝钗都是在场的,双方完全没有任何交集。

这更加充分地说明金锁和“金玉良缘”与癞头和尚毫无关系,薛家人根本没见过癞头和尚,都是在说谎。

宝玉的通灵玉跟姻缘毫无关系,薛姨妈宣扬“金玉良缘”毁了宝钗的婚姻前途

“金玉良缘”是薛姨妈在宝钗选秀失败后,编造出来的一个庸俗拙劣的谎言,想要谋取和宝玉联姻,永久抱住贾府的大腿,保持自己的荣华富贵。

贾府中有玉的未婚男人,头一个就是贾宝玉,薛家的“司马昭之心”十分明显。如果不是阶层身份差异太大怕被贾母撵出去,估计早就直接提亲了。

如果宝钗的“金”只想匹配一般的“玉”,那些京城里的一般世家官宦子弟都可以,凭王家和贾府的背景,宝钗找个比宝琴更好的婆家并不难,可是一直到八十回结束宝钗都快二十了,迎春出嫁,湘云订婚,探春都有官媒婆来提亲了,宝钗也没有谈婚论嫁,明显她求的不是一般的“玉”,就是宝玉的通灵玉。

可是宝玉的通灵玉恰恰跟姻缘没有半点儿关系,这是绝大的讽刺。故事开头作者讲明白,石头化身为通灵玉,是要跟着神瑛侍者下凡的贾宝玉去享受贾府的温柔富贵的,见识世面繁华的,不是要去求配姻缘。

宝玉的通灵玉上写着:“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没有半个字提到匹配金锁的姻缘。而且通灵玉是真的很灵验的,“一除邪祟”就是在帮助宝玉和凤姐解除马道婆的魔魇;“二疗冤疾”,按照和尚道士等神仙关于男女情爱就是冤孽的论调,很可能是在黛玉死后,宝玉大病一场,又是通灵玉救了他;“三知祸福”对应的很可能是脂批中丢玉的情节,后面贾府要倒霉了,通灵玉自己跑了,因为他是来享福的嘛。

通灵玉上还有八个字“莫失莫忘,仙寿恒昌”,是说贾宝玉只要戴着这个通灵玉,就可以长命百岁保平安,如果丢了就完了。这是两句吉利话,更是对宝玉人生的预言,都显得自然,因为“戴玉保平安”是自古的常识。

宝钗的黄金锁上镶嵌“不离不弃,芳龄永继”,虽然被莺儿称之为和玉上的字是一对儿,又被拿来配姻缘,其实就显得非常不伦不类。

古人的确有戴金锁、银锁保佑长命百岁的,但基本都是婴幼儿才戴这个,薛宝钗在第二十一回都成年了,还带着金锁天天晃也就罢了,居然还要用保平安的金锁配姻缘,怎么看都不合理不正常。

当然肯定有热爱宝钗的读者不服气,认为宝钗那么好,根本看不上宝玉,不图谋“金玉良缘”。那么难道你们认为薛姨妈所谓的“有玉的”人是贾琏吗?毕竟书中除了宝玉之外,就只有贾琏带着九龙玉佩了。

可是贾琏已经结婚了,宝钗也不愿意去做二房,虽然人家贾琏的二房尤二姐好歹也是官宦人家的千金呢!出身都比宝钗这个没落商贾的女儿还要好很多。

薛姨妈敢提出“金玉良缘”图谋贾宝玉,可谓是比晴雯更加心比天高了,真的是养了个如花似玉的好女儿就妄想着靠女儿一步登天。

宝钗自己也有青云之志,她从不以商贾之女自居,她认为自己是伯爵府的外孙女,是和林黛玉、三春一样的大家闺秀,她一心要借贾府和王家的东风,飞上枝头变凤凰。

宝钗虽然不满意母亲宣传金玉良缘那么直白,听到薛蟠提及也气的苦,但是她从没有放弃去争取和宝玉的婚姻。

如果说宝钗对宝玉没想法,可能宝钗自己都不信。她十分肯下功夫和宝玉培养感情,不管寒天暑热都去宝玉屋里十分勤快,笼络收买他的大丫鬟和心腹小厮,连不入流的三等小丫鬟都十分熟悉;就连薛蟠也在刻意的结交笼络宝玉,有了好吃的专门只请宝玉,连贾珍贾琏都不放在眼里。

宝钗劝学宝玉,比宝玉的亲妈还要积极,劝宝玉直骂她“国贼禄鬼”,连书都烧了也不死心。因为就算宝玉一辈子没出息,整天就知道风花雪月也没关系,人家宝钗想要的不过是荣国府嫡孙媳妇的名分,这样她就可以跨越阶层称为公府豪门贵夫人了,她的子女一出生就是贵族子女。

所谓“金玉良缘”从来也不只是指金锁和通灵玉,而是指薛家(金)和贾家(玉),是商贾和权贵的结合,薛家想用自己的钱和宝钗为筹码,去攀附贾府的权势罢了。只可惜人家贾府本来就是“白玉为堂金做马”,就算没落了,也瞧不上薛家那区区百万家资,这在明清小说中就是乡村土财主的标配财富值,在金陵算个土豪,在京城真的不值一提。

薛姨妈很可能也是被王夫人给哄骗利用了,不仅用金玉良缘当幌子去对抗宝黛的婚事,可能私下里还给了王夫人不少的钱财。可王夫人也只是把薛家母女当棋子而已,这一点从她不断利用宝钗,让她拿衣服给丫鬟做寿衣,管家理事压制探春等等就能看出来。

薛宝钗在后来也发现王夫人只是想利用她,并不真心想做成“金玉良缘”所以她搬出了大观园,在王夫人挽留她的时候哐哐一顿怼,也没给王夫人留面子。

可是宝钗这时候想要再好对象就很难了。薛家更加败落,宝钗年纪又大了,加上“金玉良缘”在贾府传了那么久,宝钗作为成年美艳的大表姐和宝玉一起住在大观园里好几年,外人只要一打听就能知道。

薛姨妈一个寡妇带着一对成年儿女常年住在姐姐姐夫家就不妥当,而且女方上赶着男方议论婚嫁,更是很掉价的行为,而男方的父母长辈都不理睬回应就更加丢脸了。

京城里的好人家只会觉得薛姨妈母女心机深沉,贪心不足,不顾体面。再加上薛蟠的人命案子,薛宝钗想不剩下都很难。薛姨妈搞得“金玉良缘”属于弄巧成拙,白白把优质资源薛宝钗给浪费了,甚至还降低了她的身价。

所以薛宝钗才会在后期几次出去参加王子腾家的宴会,又拜见南安太妃、北静王妃等,见了许多王公贵族的夫人,明明她看上去自身条件那么好,却无人问津。

红楼梦中的一僧一道只会救人度人,不爱黄金白银,更不会缺德制造孽缘

红楼梦中开场以神仙身份出现的“一僧一道”分别是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他们在凡间的化身是癞头和尚和跛足道士,充分向我们展现了啥叫做“色即是空”“空相无分别”:

癞头就是癞痢头,俗称秃疮,头癣,一片一片的,和尚是光头,长了癞痢自然非常明显,以至于直接被称为“癞头和尚”,跛足道士就很好理解,就是脚跛,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

只见从那边来了一僧一道:那僧则癞头跣脚,那道则跛足蓬头,疯疯癫癫,挥霍谈笑而至。

这两位神仙肆意谈笑,游戏三界不仅把顽石引入凡间,更是要帮助宝玉、黛玉等一干下凡历劫的神仙渡劫,他们每次出现都是在救人、度人。

英莲三岁,僧道想要度她出家,可惜甄士隐不舍得,英莲被拐被卖,给薛蟠做妾,被夏金桂欺负死,一生命运坎坷悲惨;

甄士隐失去女儿,家财散尽,晚景凄凉,生不如死。僧道一起出现唱了一首好了歌,把甄士隐度化出家;

黛玉三岁,癞头和尚要度她出家,林如海夫妇不肯,和尚只好留下警示,要一辈子不能见外亲也不许哭,才能平安过一生。黛玉父母双亡,寄居贾府,辛酸还泪,抑郁悲苦早逝;

贾瑞生病,跛足道人送来风月宝鉴,叮嘱他只能照反面,不能看正面,三天包管能好起来。是贾瑞自己不听话,不知悔改,枉送了小命。

宝玉被赵姨娘买通马道婆施魔魇,差点儿活不了,又是癞头和尚前来帮忙持诵通灵玉,救活了宝玉和王熙凤;

尤三姐死后,柳湘莲混沌痛苦,又是道人前来点化他,大彻大悟,飘然出家而去。

这一僧一道明显就是上帝视角的人生导师形象,他们知道所有人物的命运和结局:“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度脱几个,岂不是一场功德?”

他们认为石头是蠢物,人间的情爱痴嗔是冤孽,那些痴男怨女都是“一干风流孽鬼”,而功名利禄,荣耀浮华,都是“相”,是虚妄,是转眼就会消散的过眼云烟。

他们只会救人、度人,把这些红尘中的男女引到顿悟出家修行成仙的道路上去,他们偶尔出手帮忙点拨,但不能作弊,也绝不可能主动设置障碍,制造冤孽,害他们更加沉沦苦海。

从一僧一道的角度来看,神瑛侍者、绛珠仙子等一干风流冤家都是贪恋红尘,执迷不悟的,他们下凡历劫这一场就能明白一切都是色相虚妄,等回太虚幻境就能专心修行了。

那么薛宝钗何德何能,竟然让和尚道士操心起她的姻缘大事来?而且“金玉良缘”注定悲剧,岂不是等于和尚道士在客观地给宝钗和宝玉制造冤孽?就连“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祝福也没有实现,他们跟薛宝钗多大仇啊这是!

而且黄金锁是多么世俗的东西,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怎么可能给薛宝钗送这种东西呢?只有张道士那种神棍骗子们才会拿着金银玉器当什么法宝。

癞头和尚、跛足道人这种真正超脱的神仙,只有风月宝鉴这种能净化心灵,度化凡人的法器才是宝物!他们连通灵玉都视为蠢物,红粉佳人不过骷髅,宝黛之流都是“情痴色鬼,贤愚不肖”。他们会至于巴巴的拿金锁去送薛宝钗,还招摇撞骗安排婚姻悲剧说成“金玉良缘”?怎么可能哦!这不是给自己造业吗?

可见薛姨妈硬要把癞头和尚和黄金锁凑一块编故事,纯属搞笑。她不过是想要延续商贾富豪和权贵之家的合作关系罢了。薛家有钱但社会地位低,不得不攀附着贵族亲戚们求生存,求发展,求更多财富利益。

早在薛宝钗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做海外贸易,得以和做海关官员的王家联姻,帮助王家暴富,自己也赚得盆满钵满,还成功娶了王家的小女儿薛姨妈,给自己的儿女赚到了一半的贵族血统以及王家和贾家的人脉关系,挤进了权贵朋友圈。

如果薛姨父当年不是娶了薛姨妈,而是只娶了皇商夏家夏金桂的姑姑,等到薛姨父死了,夏姑姑想带着儿女回娘家肯定会被嫂子和侄女撵出来,薛蟠打死人命也没人帮忙摆平,直接就偿命呜呼了。

宝钗别说想嫁给贾宝玉,就算是想嫁给柳湘莲这样的破落户世家之地都会被嫌弃。薛宝琴根本不可能和梅翰林的儿子订婚,一般也就只能匹配冯渊这样的乡绅之子。

薛姨妈所谓的“金玉良缘”正是和宝钗心中的“热度”同根同源,都是对世俗荣华富贵,功名利禄的热望和追求,是财富和权力永无休止的纠缠。

一僧一道是早已经参悟透彻“好便是了”,他们不会把象征“尘世束缚”的黄金锁送给薛宝钗,也不会刻意推动和改变剧情发展。

因为只有金玉分离,富贵分散,荣华消弭,一众风流冤家历劫成功,都回离恨天去了。才是一僧一道功德圆满的时候,他们巴不得进程能快点呢,要不咋会早早跑出来要度化小时候的甄英莲和林黛玉呢?

南山橘暖/文

全网统一ID:南山橘暖读书时

原创不易,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